文章内容

外通内畅铺就幸福康庄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主动脉”和“加速器”。

在西海岸交通建设的历史坐标上,2018年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青岛西站启用、地铁13号线开通,“双铁”时代呼啸而来;滨海大道、开城路等城区主干道整修拓宽,颜值与气质兼俱;公交线网持续加密优化,智慧公交让出行更顺畅。

双铁开通 改变出行方式

2018年12月26日,新区首座高铁站房——青岛西站启用,自此以后,西海岸新区纵横八方的关键一环正式打通,它将如一台新引擎推动新区跨越式发展。

自青连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新区跨入高铁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从最初仅3000平方米过路小站的定位,到最终确定为60000平方米综合交通枢纽站,青岛西站成为了青岛地区具备陆、海、空互联互通优势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被列入“十三五”期间综合客运枢纽工程示范项目。

随着青岛西站始发终到功能的增强,新区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到北京、上海等城市。青连铁路建成通车后,青岛尤其是新区至上海时间从7小时缩短为3.5至4小时;同时,可实现新区与日照半小时经济圈,与烟台1至1.5小时经济圈,与威海1.5至2小时经济圈,对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与青岛西站同步开通运营的还有西海岸新区首条地铁13号线。

唐岛湾畔,大珠山边;古镇口中,董家口旁,山海城港一线牵……在活力奔涌的新区,蜿蜒的13号线穿越新区腹地,一列列飞驰而过的电客车与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加速交相辉映。

地铁一通,黄金万两。随着地铁13号线的开通,新区打破了没有轨道交通服务的局面,它不仅完善了新区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更加密了新区沿线组团的联系,成为推动沿线区域开发建设的新引擎,为地处青岛西南端的董家口经济区插上加速腾飞的“翅膀”,也为新区旅游业注入了新动能。

路网辐射 通畅有序经济兴

双铁建设一路高歌,路网建设亦不断延展。2018年,新区道路建设的重点工程亮点纷呈。

寒冬时节,记者驱车从两河路驶入开城路,宽阔整洁的道路上,大货车私家车并行不悖,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不时有行人经过。

2018年4月份,开城路拓宽改造工程启动。作为一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开城路被定位为新区“第二条滨海大道”,双向加宽、增设人行道、增绿补植。为让开城路尽快绽新颜,开城路拓宽改造指挥部日夜奋战,大干70天后,开城路成为新区道路的颜值担当,更是沿线村民的致富之路。

除开城路外,滨海大道、江山路、衡山路等道路也进行了改造优化,“穿新衣换新颜”,改造后的道路更为清爽靓丽、通畅有序……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

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公路就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为给新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服务保障,新区将“四好农村路”工程列入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投资3亿元提升改善农村公路通达条件和服务水平。

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托了这条农村公路的福,便利的交通吸引了更多游客,草莓采摘节逐渐成了南辛庄的金名片。”大场镇南辛庄草莓公社门口修葺一新的通村路为村里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及经济效益。“从2018年到2020年,我们计划投资7亿元对全区170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升,最终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新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董凯智说。

城乡公交 织就便民出行网

如今,漫步在新区街头,一辆辆公交车犹如新区精神风貌的跳动音符,在承载文明与便捷的同时,也为人们送上了温暖与幸福。“不管是去赶大集,还是到旅游景点转悠,都能乘坐公交车,很方便,我们新区的公交发展真是一天一个样儿!”新区市民张永萍今年62岁,新区公交变迁她都看在眼里:从城区到乡村,从人工到智能,从烧油到新能源……

2018年7月份,山东首张支持移动支付的电子公交卡在新区被领取,新区成为杭州、武汉后全国第三个可使用电子公交卡乘车的城市,标志着新区“智慧公交时代”的到来。

人性化定制公交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围绕“配套线路、定制公交”中心,新区先后开通新区快线、群众赶集专线、院校学生专线、港区职工专线、新区旅游专线、微公交、定时大站快车等服务民生的特色线路,构建了骨干线路、次干线路、定制线路、特色线路交叉互补、定位准确的公交线网,基本实现市民一次换乘即可达到目的地。

截至2018年年底,新区共计运营228条公交线路,公交车总辆数达到2207辆,线路覆盖全部镇、街道和90%以上的村居,公交线网持续优化,形成了“城乡相连、镇村相接、无缝衔接、零距换乘”的公交运营格局。

补短板,强枢纽,畅网络。

回望2018年,新区交通一路奔跑,铁路站点、地铁、公路等关键通道、关键枢纽和重点工程取得重要突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内外通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加速构建,彰显着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澎湃活力。董梅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