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崛起的西海岸”系列报道之三

陆海统筹勾画生态蓝图

从“浅蓝”到“深蓝”

坐拥雄厚的海洋资源,新区大力发展藻类、贝类和海珍品养殖,不断拉长海洋养殖产业链,同时还依托海岛风光和渔业资源,将渔业和旅游开发融为一体,发展海上休闲旅游新业态。

修复海岛生态

西海岸新区加强海岛和海岸带资源的开发保护,目前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的旅游开发日臻成熟,唐岛湾公园、城市阳台景区成为重要的市民娱乐区,新区还获批建立青岛市首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打造绿色之城

目前西海岸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6%,并通过开展种植沿海防护林带、打造水系景观、建设生态湿地等增绿行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向着“生态美丽宜居”的目标大步迈进。

鸟瞰西海岸,282公里蜿蜒海岸线、83平方公里沿海滩涂、42处岛屿、23处自然港湾,共同勾勒出西海岸新区的壮丽轮廓。

201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西海岸新区凭借独特的“山、海、岛”生态优势,开始大跨步发展蓝色经济,实施陆海统筹,正逐步从“浅蓝”走向“深蓝”;坚持陆域和海域的生态保护,国家级海洋公园呼之欲出;小珠山、铁镢山、藏马山和大珠山构成东北——— 西南向生态走廊,一幅“碧海蓝天、林木丰茂”的生态蓝图徐徐展开。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后,一座海陆携手、共谋发展的新城正乘风扬帆、开始远航。

从“浅蓝”到“深蓝”

海洋经济新路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西海岸新区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两倍多。坐拥雄厚的海洋资源,如何把陆地、海洋资源高效整合、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区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课题。

今年4月,数十艘渔船聚集在灵山湾龙门顶附近浅海进行了龙须菜插秧工作。藻类养殖的繁荣,与新区不断探索的贝类养殖、工厂化养殖、海珍品养殖共同组成了新区现有海洋养殖的主体,为新区海洋经济带来了巨大产值。同时,水产品加工与藻类加工,进一步拉长了新区海洋养殖产业链,带动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要养殖更要发展,要经济更要生态。为给海洋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离岸养殖、深水养殖和不影响滨海景观、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主题,海洋牧场悄然登场,新区建成了青岛范围内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2013年11月27日,中泰远洋渔业两艘远洋渔船从北太平洋满载1000吨秋刀鱼靠泊前湾港,成为青岛地区第一船远洋渔获物。截至目前,新区远洋渔船的数量规模与产能,均在青岛市位居榜首。

为进一步利用海洋资源,新区依托海岛风光、渔业资源,将渔业和旅游业开发融为一体,打造出休闲海钓基地。

2013年,海洋经济增加值475亿元,占青岛市海洋经济增加值的34.5%,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4%。

修复海岛生态

海洋生态新保护

保护优先,规划先行,将蓝色经济建设蓝图描绘在生态发展的“绿图”之上,是新区正在努力的方向。

2012年,新区向国家海洋局申请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大卢河至风河海岸线进行沙滩修复、岸堤建设和景观美化工作;2013年5月,通过绕岛巡查和登岛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4个海岛逐一GPS定位核实,按照一岛一档的要求,完成了24个海岛名称标志设置工作;2013年6月至今,对生态环境受损海岛加速岸线清理整治,修复海岛生态。今年5月,由国家海岛生态修复专项资金总投资9244万元实施的灵山岛生态修复示范性工程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目前,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等几个面积较大岛屿的旅游开发已日臻成熟,岛上旅游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其他诸海岛的保护性开发也正准备逐步展开。

海岸带保护的不断实施和完善让新区海岸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3年11月,城市阳台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年同月,唐岛湾南岸公园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如今,城市阳台景区早已成为新区居民重要的亲水娱乐区,唐岛湾公园也以“海味世园”的称号,成为了2014年青岛世园会的分会场。

今年,新区还获批建立青岛市首个国家级海洋公园,包括灵山岛、灵山湾、唐岛湾和薛家岛、琅琊镇等前海一线附近海域、陆域,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三个功能区,总面积45855.35公顷,其中海域面积39742.63公顷,陆域面积6112.72公顷。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是新区发展蓝色经济一大优势,据调查,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区域内海水水质和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大约有163种,浮游动物种类约32种,底栖动物种类119种。目前,该区域内的适度利用区已重点发展滨海旅游和海洋生态休闲游,维护海洋及海岛生态环境。

打造绿色之城

陆域生态新开发

作为滨海城市,近年来新区围绕“打造绿色之城、生态之城、森林之城、宜居之城”的目标,加快“构筑绿色家园,建设美丽黄岛”的步伐,通过开展绿色通道、荒山绿化、沿海防护林带、水系景观、生态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等大规模植树增绿行动,实现了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达到了“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目标。

除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西海岸新区具备成熟的旅游、港口航运、海洋科研、矿产和城市文化资源。如今,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风河入海口湿地、灵山岛、琅琊台、斋堂岛等景区景观已颇具规模,小珠山、铁镢山、藏马山和大珠山则构成了东北—西南向生态走廊,森林覆盖率达44.2%,具备建设生态文明的独特优势。

作为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目前,新区林地面积达到116万亩,其中防护林56万亩,用材林33万亩,经济林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

2014年,新区造林任务为2.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新造林面积26123亩,占青岛市下达计划的104.5%。接下来,新区将继续以建设“生态美丽宜居黄岛”为中心,确立生态优先、结构优化、环境优美的新模式,实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益管理。

碧海蓝天,林丰木茂。海陆携手、共谋发展的西海岸新区正乘风逐浪、开始远航。(李亮 王京)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