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海河城湾 新区展新颜

——2018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年终盘点④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区街道两侧碧绿如茵、纵横路网品质提升、空气质量愈加清新……2018年,新区完善城市建设、美化城市环境的脚步从未停息,城市面貌愈加美丽,市民幸福满满。

魅力蓝湾显芳容

偎依青山,望岛城锦绣;面朝大海,观巨轮往来……在位于凤凰山下的蓝湾路慢行系统后岔湾景观节点,记者站在近四百平米的“海潮对望”观景台上极目远眺,一片壮阔景观映入眼帘。

“这里是西海岸对望青岛主城区最近的地方,现已成为市民游客近海亲海的好去处。”项目方相关负责人孙静超告诉记者。

虽已隆冬,漫步这处景观节点,仍可见海畔树影、栈道绵延,苇草摇曳、景石错落,可谓步履所及,美景处处。与现在的场景不同,蓝湾路慢行系统建设之初,这里长年“闲置”,建筑垃圾堆存严重,部分自然地形遭到破坏,是一处名副其实的“荒滩”,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窥一斑见全豹”。说起整治之前的海岸线环境,新区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填海造地、占用岸线情况严重,私搭乱建屡禁不止,“过去附近居民虽然家门口就是海,但到海边确实挺费事儿”。为此,新区决心下大力气开展蓝湾整治,截至目前,已组织16个镇街累计拆除整治沿线历年存量建筑64万平方米,拆迁补偿清理涉及11个镇街54个村居2360户。

与此同时,面对滨海一线活动区域单一、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等“痛点”,在蓝湾路慢行系统建设过程中,新区聚焦“车行观海、步道亲水、慢道骑行、平台观景、驿站休憩、视觉通廊”六要素,让市民真正与景观产生互动和融入,绘就了一幅海天相接、云浪共舞的滨海风光图卷。蓝湾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新区累计拆除清理岸线130公里,78公里慢行系统和沿海视觉通廊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魅力蓝湾芳容初显。

纵横路网品质升

离开后岔湾景观节点,记者驱车驶上滨海大道。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不时掠过红蓝相间的人行道与自行车道,与主路界线分明,更与周边灰白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反差,显得活泼灵动。

像滨海大道一样完成道路优化的,还有江山路、衡山路、银沙滩路、罗浮山路、阿里山路、连江路等24条道路。“现在的路比原来更好了,尤其我开车爱走最左侧车道,以前每次驶近路口,就得提前想着变道,一旦忘记就会被动左拐,现在只要沿着标线行驶,完全没有顾虑。”一位经常往返于青岛主城区与西海岸的出租车驾驶员连声称赞。

一直以来,新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注重城市细节的精雕细刻,不断加大道路建设投入,通过开展道路“穿新衣”,品质“换新颜”行动,加大了区内主要道路整治力度,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城市道路管护向专业化、精细化、品质化转变,逐步形成新区特有的道路养护新理念、新标准。

提升一条道路,方便一方市民,留下一道口碑。当前,市民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个讨论热点,那就是新开通的沿风河快速路。“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立交节点处地面辅道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并且快速路上无信号灯,从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到海洋高新区只需10分钟。”新区城建局工程建设中心总工程师马帅告诉记者。

半城山海半城绿

行经新区皆是景,市民向往的“半城山海半城绿”梦想呼之欲出。

近日,唐岛湾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兼具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森林康养、绿色会展功能于一体的西海岸中央公园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容纳市民多样生活的城市公园、服务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绿芯;2018年全区完成新造林2.2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生态新区建设举措,以“不能破坏环境”为原则,这也是新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的关键之处。

2018年,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监管行动不断加码,新区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12.2%、7.1%,空气质量达近年来最好水平;

这一年,新区在全省率先完成全部241台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和46台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全区500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改提升或关停取缔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这一年,风河底泥治理、吉利河水库清淤、镰湾河黑臭水体清淤截污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在全区50处高架源和日排水量50吨以上的工业废水排放企业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新区水环境治理按下“快进键”;

这一年,新区全面关停违法开发活动,完成多处非煤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调整约为210平方公里……一组组强劲有力的数字和事例背后,是新区环保的不断更新和改善,也是一项项关乎环保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的具体实践。

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景色常美,人在城中走,如入画中游。2019年,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魅力西海岸,向着未来再出发!

文/张 静 图/李 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