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我为新区而骄傲

■编者按:新闻工作上当喉舌,中当桥梁,下当公仆;是心中无自己,忙中无小家,干中无假日,生活无规律。一年四季,记者们总是采访在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奋斗在新闻第一现场,不断下沉,深入基层,来到车间、田野、广场……风来雨去,不断构筑心中新闻理想的信念。本报读者节上,两位记者代表李亮、王雪,讲述了他们心中分量最重的采访背后的故事,我们精选了其中的精彩内容,与读者们共同分享。

2018年6月,新区获批四周年,我赶往前湾港全自动码头采访。

我清楚记得,当时的码头上,货船荣耀号正靠港卸货,在我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场魔术表演。

桥吊抓手几秒钟就准确抓紧了集装箱,把它放进自动化引导车,引导车接着穿梭到另一侧作业区。轨道吊再一次抓起集装箱,把它安放到堆场,完成一次卸货。

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全部自动化运行,现场空无一人。最关键的是,整个场地里有数十辆这样的引导车,它们并行不悖。

老码头工人曹君祥告诉我,1975年,16岁的他来到这里做装卸工人,煤炭、水泥,这些货物搬起来整个船舱都乌烟瘴气,工友们脸贴脸都认不出来谁是谁。没什么设施帮忙,200斤的盐包一扛就是八九个小时,一天搬下来手指和肚皮都会磨破,伤口被盐一煞,疼的钻心。

而现在,9个后台操控员只需动动眼睛,监控一下数据,就能完成过去数百人的工作,这是曹师傅这些老码头工人做梦也想象不到的。

咱们的全自动码头,平均单机效率远超全球同类码头,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震惊着全球航运界。但是没人知道,5年前,中国的自动化码头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的港口榜单上,林林总总数十个全自动、半自动化码头,主要被欧美国家垄断,我国榜上无名。

2013年,新区迈开了建设中国全自动码头的步伐。有国外专家当场质疑:中国有什么能力搞自动化码头?

顶着压力,2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的项目组,艰难推进着码头的论证。

从无到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创造。

记得项目研发末期,我见到了IT部门工作人员李永翠,那时候他熬了几天几夜没有睡,就因为自动化引导车经常“死锁”,走着走着,车就来回打转或者干脆不动了。他和同事们用了几个月,分析了上万条工作日志,最终成功“解锁”。

这段经历,考验着每个参与者的知识,耐心和细心。

不懈努力,终于换来耀眼成就: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锁、自动引导车循环充电技术、岸边全自动无人理货、全自动消毒、全自动空箱查验……等等等等全部为世界首创。

新区用时3年走完了国外10年的路,节省建设资金数亿元,从一片空白直接跃居全球第一。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全自动码头只是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全面经略海洋,新区创造的每一个奇迹都让新区人无比自豪。2018年10月18日,我跟随来自美联社、法新社、日本广播协会、欧新社等境外媒体的10余名记者,再次来到前湾港自动化码头,新区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力量,让国外记者们觉得无比惊叹、不可思议,也让在一旁的我们无比骄傲。

为此,我撰写了报道《起笔中国新蔚蓝》一稿,于2018年6月5日刊登在了《人民日报》。我的同事撰写了报道《这里令人印象深刻!》,被《青岛日报》全文刊登。讲述人 李 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