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村头那条公路

路,能印证时代变迁,能给人带来憧憬和希望。我老家村西头就有一条公路,204国道。

上世纪70年代,人们习惯叫这条公路为国防路,至于为何这样叫,道路来自哪里,去向何方,当时因为年幼还真弄不明白。只知道沿这条路,往南走不远到泊里,往东北一直走能到胶南县城。小时候,跟着大人去泊里是常事,去县城就没那么方便了。记得1974年夏,第一次去县城,还是搭乘本村拖拉机。拖拉机“咔哒哒”“突突突”,穿山越岭,在颠簸中跑了半天才到达目的地。

那时,公路是沙土路,弯弯曲曲,坡陡坎多,路面也窄,对开的汽车刚能错开行驶。当时路上跑的汽车少,拖拉机、自行车也稀罕,偶有马车过,常见的是生产队的驴车,慢腾腾地在路上晃悠。

这条路,天好时尚且好走,就怕刮风天,风一刮沙尘弥漫;遇到连雨天,路上坑洼泥泞。对这些,人们似乎并没什么抱怨,因为这在当时已经是乡间最好的路了。

过去,公路上常有军车过。有时连续驶过几十辆,车上坐着抱枪的解放军战士,后面拖着大炮,长长的车队,滚滚的烟尘,煞是威武。小伙伴们站在高处神情贯注地凝望,直至最后一辆军车消失在远方。这一幕,成了最美的记忆。

那时候,乡村生活单调,沿这条公路去泊里看电影,是非常开心的事。当时,泊里驻着部队,放电影的消息总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如果是战斗故事片,熟悉的小伙伴们相互约好,当夕阳西下就沿着公路快速步行,直踩得路面“沙沙”作响。等赶到广场,银幕的正面往往人山人海,无法立足,只好绕到银幕的背面看。反面的电影,里面人物动作有些失真,右手成了“左撇子”。就这,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开始改革开放,重要交通干线都有了统一编号,这条公路被命名为204国道,原先的沙土路变成沥青路。这时,农民的日子一天天见好,一些农村家庭开始添置自行车。记得1980年秋,我家买了1辆“大金鹿”,左邻右舍都来瞅瞅摸摸,甚是羡慕,谁家办喜事常来借着骑。甭说,当时骑自行车在公路上飞奔的感觉真爽。

1985年参加工作后,每逢节假日,常沿这条路往返于县城和老家之间,虽然客车班次比以前有所增加,但乘车依然不方便,多数时间骑自行车。来回次数多了,对公路哪里弯,哪里直,哪里坡陡,哪里坡缓,一清二楚。此时若再加留意,会发现路上跑的各种车辆渐渐多了起来,路上除了“白顶红身子”客车、老解放,还多了跃进130、东风卡车、大头车、面包车,并时不时有轿车驶过。到了80年代末,自行车已成了乡村百姓很平常的代步工具。

进入90年代,路上交通运输变得繁忙,特别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早晚两头公路上形成了上下班的摩托车人流,公路变得拥挤,交通公路部门只好对其拓宽。当时尽管施工条件较过去有了改善,但受财力限制,许多路段的路基拓宽任务仍要靠镇村组织人力完成。到了硬化阶段,也主要是人工作业……

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加上这条公路是跨省的沿海交通要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遇到节假日,本地的、外地的,公家的、私家的,路上排得满满的。于是,交通公路部门再次对公路进行拓宽。开工时,沿路周围的许多老老少少跑去看热闹,奇怪的是施工现场很少看到人,只有一辆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重型自卸车忙来忙去。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西海岸新区道路四通八达,滨海大道、开城路、高速路、轻轨、高铁……一张现代化的交通路网正在新区编织落地。昔日村头的那条沙土路,早已痕迹不存,成了久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全新的一级公路,将沿途特色小镇串珠成线,现代楼宇、繁华商街、淳朴民居、生态田园,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时代画卷。

路畅通,百业兴。在家乡道路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新区正在发生的“蝶变”,看到了新区光辉灿烂的明天。

杜子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