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变迁四十载 教育大发展

教育是改革开放的先声,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40年间实现了划时代的巨变。1962年出生的陈东培,自1982年登上三尺讲台,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7年,亲眼见证了西海岸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硬件不断提升

1982年,陈东培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原胶南县城东楼小学(现西海岸新区实验小学)任教。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师范毕业生,陈东培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以及较高的专业素养对全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80年代的胶南县城不像现在高楼林立,放眼望去基本都是平房,学校里学生也很少,老师更少。”陈东培告诉记者,当时教学硬件设施简陋,学校就是几间平房,教室里只有一块水泥黑板,一盒粉笔,几张书桌。尽管各方面条件不如现在,但老师们工作都非常认真,白天上课,晚上都在办公室里集体办公。到了上世纪90年代,学校硬件配套设施逐渐提升完善,投影仪开始应用到教学中,到了2000年左右,教学活动进入多媒体时代。“现在大家可以随时在课堂上使用‘班班通’‘电子白板’,通过互联网进行校际交流,甚至连线国外学校的课堂。”陈东培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西海岸基础教育的教学手段也变得丰富起来。

城乡差异逐渐缩小

说起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陈东培深有感触。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很多乡村学校已经脱胎换骨,原来低矮漏风的教室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土操场也升级为风雨操场,原来简陋的伙房如今也成为达到市级标准的食堂。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区除了在硬件建设上给予支持,还不断为乡村学校教育队伍注入新鲜血液。2000年以后,新教师分配不断向镇街学校倾斜,2009年起,新教师录用后,需在城区学校顶岗实习一年后,再回到镇街任教,乡村学校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教育观念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自2001年开始,陈东培作为区美术教研员去基层调研,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来加强城乡师生艺术交流。“举办第一届艺术节,主要采用送展牌的方式,乡村学校的作品寥寥无几。后来城乡学校艺术水平都差不多了,我们就开始采用现场比赛的方式举办艺术节,部分农村学校的艺术作品甚至超过了城区学校,这从侧面反映出镇街学校艺术教育师资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特色教育渐受重视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课程观念上,义务教育开始尊重学生发展规律,重视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特色教育、校本课程越来越成为学校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陈东培一直在兰亭小学从事书法美术教学,参与了打造书法特色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等一系列工作。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除了书法特色课程,该校还根据教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分析,开设茶艺、创客、足球、剪纸等几十个活动项目,非常受学生欢迎。校本课程能使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足球特色、书法文化、双语学校、海洋文化……新区不少学校像兰亭小学一样,纷纷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毕海虹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