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婚车小叙

上世纪70年代,农村迎娶新媳妇时,最耀眼的婚车莫过于28金鹿自行车。结婚当天,男方请本家一未婚男青年去女方家接亲,自行车车把中间扎一红纸花,后座载着一身喜庆的新媳妇,乡间小路上洒满了欢声笑语。

后来,村里有了拖拉机,四轮婚车空间大,配置自然也高多了:拖拉机后车斗上方用竹竿扎一拱形棚架,披上一床粉红色台布,底下再铺上一张崭新的泊里红席。碰上讲究人家,少不得人车妆扮,红彤彤的喜棚格外夺人眼球。羞答答的新娘和挽着红包袱的伴娘向着幸福出发。

改革开放后,村里有了第一台“130”轻型货车(人们习惯叫它“小大头”),我有幸为大娘家的哥哥去领新媳妇。十几岁的姑娘第一次抱着新被子坐在副驾座上,看着路旁的杨树一棵棵往后倒去,甭提多神气。到目的地后,我按照大人的嘱咐,把抱了一路的被子铺在车座上恭迎新嫂子“坐福”。

再后来,公家单位有了小轿车,谁家办喜事,托关系找辆桑塔纳是很有面子的事。车前头的大红花也由纸质的变成了绸布的,花两边还别出心裁地留出约50厘米的飘红,特别有气氛。一切准备就绪,新郎就可以去接新娘子啦,婚车也由一辆变成两辆:轿车前排坐新郎新娘,后排坐伴郎伴娘,后面跟一台“小大头”车,载满嫁妆:棉被、冰箱、彩电一应俱全。

时光不知不觉流进二十一世纪,小轿车进入普通家庭,婚庆公司也应运而生,婚车都是清一色的小车队,车队档次也随主人身份不断抬高,主婚车装饰变得更浪漫温馨。

无论是拖拉机还是豪华车队,婚车都是幸福的载体,让我们共同举杯祝福:岁月静好,幸福永驻!

(青岛元象包装有限公司)王惠芳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