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构建具有鲜活海洋气息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专访新区工委党校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李波

记者: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它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李 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可概括为三点:第一,创新动力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就是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形成现代动力体系。我们可以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理解为“三大变革”,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三大变革”,进而完成动力转化,形成现代动力体系。第二,完善产业体系。通俗地讲,如果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都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也就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其特征是质量效益都比较高,技术进步率也比较高,这样的产业体系就是现代产业体系。第三,优化经济体制。完成“三大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要求构建一个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记者:十九大报告提到,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区获批以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做出了哪些创新探索?

李 波:管理体制上,我们构建起“新区管统筹、功能区管开发、镇街管保障”的模式。运行机制上,鼓励和支持功能区自主决策、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进行市场化运营。在引导和培育市场主体方面,坚持外引和内育并重,形成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突出海洋特色的多个产业集群。为激活微观市场主体,我们启动国企改革,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同时,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政策。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我们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方法和机制,聚集人才、资金和其他要素,综合采取PPP、发行债券、直接市场融资等手段,发展经济和投资建设轨道、市政基础设施。

记者:结合新区实际,您认为应该构建具备什么特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李 波: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们要立足现有实际,总结以往经验,用新的理论指导建设实践,进一步探索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如何率先构建面向未来、面向开放、具有鲜活海洋气息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宋迎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