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七旬老翁慧眼,路边“扒出”文物

明清功德碑被用作花坛边沿石,专家称其对研究王台历史有重要意义

近日,开发区王台镇75岁的村民李德全,在雒家村一家农户的花坛边沿处意外发现了两块石碑被用作了花坛边沿石,当时他就觉得这是文物,将土扒开后一看,果然是50多年前他见到的那块王台镇准提庵的功德碑。12月25日,开发区文物管理处文物专家李居发听说此事后赶来查看,确认此石碑是王台准提庵功德碑,并称其对研究明清时期的王台历史有重要意义。

七旬修车老翁酷爱收集文物

12月26日上午,记者在李德全约五六平方米的修车铺里见到了他,记者看到其铺里的墙上挂满了字画,桌上也堆满了书籍。

“我修车四十多年了,平时主要是为周围邻居修补车胎。”李德全说,在修车之余,他就爱收集古董。“不忙时,我就在这屋里看看这些书和古董。”李德全说,自己60岁时开始收集古物,儿女也很支持他。“眼见着一个个文物古迹都消失了,我挺心疼的。”李德全说,“这些老物件的价值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在于它记录了一段历史。”

意外发现两石碑竟是明清功德碑

在李德全的修车铺前,记者见到了他意外发现的两块石碑,这两块石碑大约各有1米长,宽0.7米,厚0.3米,合在一起为一块整碑。碑文上刻着4个比较大的篆体字,另外还用小楷刻有很多人名。

采访中,李德全对记者说,五十多年前,他看到过有人将王台准提庵里的功德碑运到雒家村,当成了一个石磨底盘。后来石磨被拆掉,石碑也不知所踪。

“一个星期前,我到雒家村,看到一家农户的花坛边沿石有些奇怪。”李德全告诉记者,在征得农户的同意后,他将土扒开查看。“果然是那块石碑。”李德全笑道,在与农户沟通后,自己当即花了200元雇来铲车,将石碑运到自己的门头上。

石碑具体何时建立,需进一步考证

李德全告诉记者,王台准提庵位于王台镇东门里,俗称“东庙”,为明末时期进士张二丰带头赞助修建。因房屋过于高大,被御史上奏参为“违制潜越”,张二丰随即连夜将府第改为庙宇,现存房屋1间。2012年准提庵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发区文物管理处文物专家李居发听说这事后,在12月25日到现场查看。“由于石碑上的很多文字已经模糊,此石碑的具体年代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考证。但从碑文看,这的确是出自王台准提庵的功德碑,碑文主要记载的是当时为准提庵捐献田地和钱财的人。”李居发说,这块功德碑的发现,对研究明清时期的王台历史意义重大。(李玉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