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低价暖宝宝3小时烫“熟”鸡蛋

医生建议不要直接贴在身上,否则极易造成烫伤

进入冬季天气骤冷,各式各样的取暖用品开始热销,其中一种名为“暖宝宝”的取暖片因外形小巧、方便使用而被不少爱美女性和老年人所青睐。然而,市民孙女士11月20日向本报反映称,她在使用“暖宝宝”时竟被其烫伤。记者随后走访发现,西海岸不少在售的“暖宝宝”外包装上写的都是日文,多数属于“三无产品”。为测试其发热效果,记者用不同品牌、价位的“暖宝宝”将生鸡蛋裹起来,没想到3小时后,有的蛋清竟凝固了,生鸡蛋成了“溏心蛋”。对此医生提醒,“暖宝宝”不宜直接贴在身上,否则皮肤很容易生红斑、水泡,市民选购时也应多加注意,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

■市民反映

暖宝宝贴小腹上没想到被烫破皮

“几天前我身体有点不舒服,听同事说‘暖宝宝’取暖效果不错,我就买了一包来用。我取出一片直接贴在肚子上,没想到过了一会儿竟被烫破了皮。”11月20日,市民孙女士拨打本报热线86758000反映称,因近期气温骤降,她便在长江路某小商品批发市场花8元钱买了一包“暖宝宝”,“外包装上印的都是日文,我也看不明白写的啥,就直接贴到了小肚子上。”

孙女士说,刚贴上时肚子还感觉又暖和又舒服,但没过一会就觉得有种刺痛感,她赶紧将其揭下,竟发现小腹上有两处已经被烫破了皮,“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取暖片竟会把自己烫成这样,以后可不敢再用了。”

■记者调查

一贴售价一两块多为“三无产品”

随后,记者来到长江路某小商品批发市场调查发现,不少摊位都在售卖“暖宝宝”。记者走访了六七家店铺发现,因品牌不同,一包10贴的“暖宝宝”的价位多在7元到10元之间浮动,稍贵点的能卖到15元到20元。

记者仔细查看发现,这些“暖宝宝”上,多数除有日文字样的使用标识外,并没有汉字标注的质保说明或产地批次,其中价位偏低的几款销售情况最好。

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店铺,看到几大箱“暖宝宝”摞在一起,外包装是简陋的透明塑料袋,外观字体多为日文。“这种最低8块钱一包,你要是自己用的话,我推荐你要这种15块钱的,保温持续时间比较长。”店主介绍说,她自家亲戚也在使用该种产品。但当记者询问其生产厂家和厂址时,店主却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记者发现,这些廉价产品上并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厂址及质量合格证,属于“三无产品”。

而在长江路一家大型超市里,在售的只有一种品牌的“暖宝宝”,价格为28.9元一包,是小批发市场同类产品的三倍多。记者观察发现,该产品外包装比较精致,并用汉语详细标注了产品名称、厂名厂址、产品标准号、联系电话等信息,还在显眼位置标明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质量检验

四周封边不严密,贴完胳膊红肿发痒

在超市和小商品批发市场,记者分别购买了三个品牌的“暖宝宝”,每包价位分别为28.9元、15元和8元。

记者首先拆开售价8元的“暖宝宝”看到,小薄片长和宽均在13厘米左右,确实方便携带,一面是极薄的布料,另一面则是不干胶,两者将一些黑色粉末状物体松散地包裹在中央,但四周封边并不严密,黑色粉末也没有被完全密封,感觉随时都会漏出来。

随后,记者将8元一包的暖宝宝取出一片贴在胳膊上,虽然隔着一层衣物,但几分钟后,记者还是感觉到些许热量。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暖宝宝”散发出的热量也在不断增大,感觉像有个小暖水袋敷在胳膊上。

45分钟后,胳膊上的灼热感明显加剧,记者不禁觉得皮肤有些刺痛,赶紧将其揭下。这才发现,“暖宝宝”布料一侧破了个小口子,黑色粉末也漏出不少,该处皮肤已经红肿,还起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疙瘩,又疼又痒。店主推荐的15元产品也一样,虽然发热快,但时间一长,灼热感也会加剧,让人感觉非常不适。

而记者实验发现,在超市购买的28.9元一包的产品,使用时则无此类情况,感觉一切正常。

■热度测量

鸡蛋裹上三小时,蛋清基本凝固成形

“暖宝宝”到底有多热?正品与劣质品之间又有什么区别?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首先取三种品牌的“暖宝宝”,分别将3枚生鸡蛋包裹起来放在室内,标明1、2、3号,分别代表小商品市场购买的8元贴、15元贴以及超市购买的28.9元贴。随后记者找来测量范围为32.00℃到42.00℃的电子温度计,开始了为期三个小时的实验。

20分钟左右后,1号“暖宝宝”表面开始发热,1小时后鸡蛋表面温度是38.85℃,3小时后温度变为37.25℃,下降了1.6℃。实验开始时总体感觉升温较慢,持续发热时间较短。内部黑色粉末较为细碎,表面不干胶遇热变软,似乎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3小时后,记者将鸡蛋打入碗中,发现蛋清和蛋黄与加热前相比基本没变化。

2号“暖宝宝”刚包裹起鸡蛋,记者就明显感觉到其表面温度在升高。1小时后,鸡蛋表面温度已超过温度计所能显示的最高温度42℃,3小时后感觉温度更高,记者将其握在手中有十分明显的灼热感。实验过程中总体升温迅速,内部黑色粉末板结成块状,表面不干胶暂无明显变化。记者从中间切开鸡蛋,发现蛋黄虽没有完全凝固,但蛋清已基本成形,生鸡蛋竟变成了“溏心蛋”。

记者实验中发现,3号“暖宝宝”升温速度介于1号和2号之间,1小时后鸡蛋表面温度为39.68℃,3小时后温度基本没变,拿在手中无明显灼热感,内部黑色粉末及不干胶也无明显变化。记者将鸡蛋敲碎打入碗中,发现与用暖宝宝加热之前相比,蛋清和蛋黄基本没变化。

■专家提醒

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不能连续使用太久

据了解,“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食盐等,可持续发热12小时。记者走访长江路某小商品批发市场时发现,不少“暖宝宝”包装袋上标明,产品最高温度63℃,平均温度53℃。对此,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毕恩旭表示,此类产品如果使用不当,很有可能造成皮肤烫伤。

毕恩旭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每年冬天都会接诊几例被“暖宝宝”烫伤的患者。“‘暖宝宝’使用时,温度会持续升高,如果作用时间过长,很可能损伤皮肤黏膜,造成低温烫伤。”毕恩旭说,低温烫伤是指,当皮肤与高于体温的发热体长时间接触后引起的红斑、水泡等症状,“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可能造成皮肤黏膜变性,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皮下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溃烂或感染。”

毕恩旭提醒广大市民,“暖宝宝”不宜久用,贴一段时间后应将其移除,隔一会再用,同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此外,市民在选购时也应多加注意,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文/图 刘振男 李 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