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杂耍儿:散落在宝山的文艺珍珠

宝山镇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所辖镇,地处新区西北部,胶州湾西南畔。北倚胶州市,南临新区铁山街道办事处,东毗王台镇,西接六汪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现辖44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3.2万人口。宝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一片孕育民间艺术的胜地,是茂腔的“戏窝”,“乡乡有戏班,人人会哼戏”。宝山镇四千年文明史,孕育了宝山文化,造就了无数人杰,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在宝山人们则称为“杂耍儿”。早时,民间艺术是民间艺人为生活所迫而创造的谋生技艺,因此,生活产生艺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曲艺400余种。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曲艺品种已经泯灭,抢救性的挖掘、整理民间曲艺已成为历史交付给各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有心人的重任。

【瞽调】

俗称“瞎汉书”,亦属曲艺中鼓曲类艺术形式,形成于清乾隆时期。“瞽调”没有统一曲调。每个盲艺人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将当地民间小调、民歌、民间乐曲等音乐吸收进自己的唱腔中,因此曲调各不相同,但都有慢板、快板、跺板等板式。解放前,盲艺人多数白天算卦,晚上在街头、场院等宽广处演唱。说唱时,单人以三弦伴奏,双人(多为夫妻俩)再加上大鼓(扁鼓)伴奏,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多数说唱有才子佳人内容的《西厢记》《金瓶梅》《绣鞋记》《香莲帕》《张廷玉赶考》等书目。解放初期,文化馆、站组织盲艺人说唱新书,传统鼓书也将淫秽、封建迷信等糟粕部分去掉。“四清运动”以后,盲艺人渐渐年老死亡,如今在宝山,瞽调这门说唱艺术几乎音影全无。

【莲花落儿】

宝山地区没有莲花落艺人,演唱莲花落的是外来艺人。莲花落属杂曲类,出现于宋代,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是流传地区较广的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多种演唱形式,一种是清音小唱莲花落,只唱零段,不化装;第二种是说唱莲花落,使用大、小竹板说唱成本成套的书;第三种是金钱莲花落,其演出形式因地区不同而有多种多样。民间对杂曲类的“莲花落”和韵颂类的快板、数来宝等曲艺形式统称为“莲花落儿”,对其艺人称为“说莲花落儿的”。旧社会,艺人们在挨门乞讨时,以花棍、竹板、骨头棒、梆子等伴奏(解放初期,来宝山演唱的莲花落艺人手打牛胯骨小板),随口编出吉利词儿,或唱“莲花落”,或说唱快板、数来宝等形式求赏。“莲花落”因地域不同曲调也不同。快板、数来宝则以大、小竹板伴奏说唱,快板可以隔句押韵,数来宝为上下句同韵或数句同韵。1966年以后,快板和数来宝成为各村宣传队和公社宣传队的至爱文艺形式,他们将“新人、新事”用快板、数来宝现编现演,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快板发展成多种形式,有对口快板、群口快板、音乐快板、鼓乐快板等形式。

【柳琴】

源于“肘鼓子”和鲁西南以及苏北地区的民歌、小调,形成于清朝中期,亦称“拉魂腔”“海冒子”。清朝末年,由柳琴女艺人“老满洲”率领子女传入诸、胶、高地区。柳琴属于杂曲类曲艺,其声腔特点是尾音翻高八度,俗称“打冒”。1966年以后,柳琴成为公社宣传队和各村宣传队重要的文艺形式之一,演出时增加了二胡、笙、笛子等乐器伴奏,演员们边唱边表演。

【渔鼓书】

属于渔鼓道情类,民国时渔鼓演员开始来宝山“唱门子”。演员演唱时,以渔鼓(鼓体圆长筒,一端蒙鼓皮)伴奏,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引诗、正腔、锁口。其音乐形式为板腔体(七、十言),也有的穿插小曲。书目为长中篇历史题材、侠义故事、民间传说。主要有《合同记》《二度梅》《三门街》《七侠五义》《天宝图》《碧玉簪》等。解放后,渔鼓书在宝山渐渐绝迹。

【拉洋片】

民国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不属于传统曲艺类别。表演者置一大盒子,招来观众后边拉动盒子里的图片边唱内容,观众则在盒子前面的窗口观看图片。解放后,随着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在集市和物资交流大会上开展大型图片和放映幻灯宣传,电影渐渐普及,“拉洋片”这种文艺形式绝迹。

【相声】

属于文艺形式中的语言类,是一种“说、学、逗、唱”的综合艺术,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种形式。相声对演员的条件要求较高,20世纪60年代传入宝山,70年代初才在公社宣传队和部分村宣传队推广。

【山东快书】

属于曲艺中说故事、颂人物为主的韵颂类,是用山东方言站唱的表演形式,富有节奏、板式、辙韵,由一人或多人表演。清道光、咸丰年间起源于山东省的临清、济宁地区,由山东大鼓的“窜钢腔”基础上发展形成,以后风靡于中国北部各地。因为早期主要讲述《水浒》中英雄武松的故事,所以民间俗称为“武老二”。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共有“顶、闪、抢、让、赶、掏、抻、寸、坠、散”十种板式,但都是从基本板式“顶板”“闪板”派生出来的。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唱词有“巧口”(二字或三字一板)、“贯口”(一段唱词一气唱完),念字有“喷口”“弹音”“啃音”“吐音”“摩音”等技巧。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形式。刚开始演员用瓦片、竹板、钢板伴奏,现在用铜板伴奏。民国时期,外地艺人来宝山演唱“武老二”。解放初期,个别村庄有人用快板伴奏演唱快书小段。1974年,胶南县文化部门在辛安公社马家庄举办山东快书培训班,聘请青岛市曲艺团山东快书大师高景佐先生传授演唱山东快书技艺,宝山公社宣传队曾派人参加学习。但因为这种曲艺形式对演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只有公社宣传队和部分村庄宣传队演过。

【西河大鼓】

属于曲艺中的鼓曲类,1974年传入宝山。演出时演员以大鼓(板鼓)和铜板敲击节奏,三弦为主伴奏乐器。西河大鼓可以单人演唱,也可以群体演唱。它的基本腔调,一般的结构为头板、二板、三板。头板速度缓慢,节奏变化不多,一板三眼,只用于全唱段的开始,或抒情写景或介绍和交待故事梗概。二板也叫流水板,速度可快可慢,曲调平稳、流畅。一板一眼,基本是平铺直叙、按字行腔,有时加用花腔。三板由二板蜕化而来,也是一板一眼,没有花腔,常用在一个唱段的高潮或结尾,能制造紧张的气氛。为了表现各种情感的需要,还创造有多种曲调和花腔,如悲调,用于表现悲哀、愁苦的情绪;“双高调”,多用于二板之中,可描绘景色,曲调比较低沉、压抑;“海底捞月”,用于表现喜怒等激动情绪或某些曲调的结尾;“窜板”,表现紧张、危急的情节。胶南县文化馆于1974年组织由各公社宣传队选派2名文艺骨干的西河大鼓培训班推广西河大鼓,宝山宣传队学成后到各村演出,群众一致反映形式新颖。

【天津快板】

1967年以后传入宝山,是公社宣传队和村中心宣传队喜爱的艺术形式。属快板范畴,由天津时调演变而来。演出时,演员在乐队(竹板和三弦、扬琴、二胡等)的伴奏下,用天津话表演。一般四言,但几言皆可,但上下必须工整,尾音押韵,全篇既可一辙到底,也可花辙。自由活泼,颇富韵律。

【表演唱】

解放后传入宝山的一种表演形式,它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人多角、多人多角的演唱特点,与民间音乐及方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分为没有白话的歌曲表演(亦称“歌表演”),如《逛新城》《天上布满星》《老两口学毛选》等;以歌唱为主,白话为辅的表演唱,如《听广播》《看庄稼》《大实话》等两种形式。表演唱演出人数较少,道具简单,形式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多以演当地、唱当地为主,载歌载舞,最富群众性,因此深受群众欢迎。

【锣鼓说唱】

是一种将打击乐(锣鼓)、歌唱、快板或数来宝以及白话等融入一体的曲艺表演形式,1965年传入宝山,其代表节目为《人民公社好》。“文革”时期,公社和各村以及学校宣传队将舞绸等表演形式加入演唱,使其更加奔放和热烈,成为开场节目。

【对口词】

1966年传入宝山,由民间对联演变而成。两人表演,一人一句,要求吐字清晰,对接迅速,辅以演员形体表演,形式短小精悍,但流行时间不长。

【三句半】

1966年传入宝山。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里各持鼓、大锣、大 、手锣打击着上场。甲说一长句,击下鼓;乙说第二长句,击下大锣;丙说第三长句,击下大 ;丁说二至三个字的半句,击下手锣。然后一起敲击锣鼓绕场一周说第二段,一般十几段即可。三句半要求押韵、同调,诙谐搞笑,至今演出不衰,群众喜闻乐见。于元林 刘瑞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