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岛西海岸徐姓溯源

徐姓,在中国是一个大姓,也是一个较古老的姓氏。

据史籍记载,徐姓是黄帝后裔,源于嬴姓,发祥地为今天的安徽和江苏北部一带,地理分布以中原区域居多。据国家人口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姓氏人口数量中,徐姓列第十一位。青岛西海岸的徐姓人口众多,如果做统计的话,大约可排在前八位之内。青岛西海岸地区,徐姓多分布在西南区域,以大场、海青一带最多,然后是泊里、藏南、琅琊一带,青岛西海岸东北部也有分布,但数量明显较西南部要少,可能也不是一源。

徐姓或来源于明代移民

青岛西海岸西南部的徐姓来源于明代移民,是在明代洪武初年从江苏的海州迁移过来的(新区王台镇的徐村例外)。无论是徐姓的族谱,还是从祖辈流传下来的传说,都支持这一观点。很多徐氏后裔们说,自己的祖先是从海州的“荡芦村”搬来的,很多人把它说为“当啷村”,这可能因为祖祖辈辈口传的原因。从现在的情况看,要分析一下这个说法是不是真实。因为从族谱或者口传的情况看,除徐姓外,青岛西海岸区域内,据传从江苏海州迁移来的姓氏和村庄很多,而从荡芦村直接迁移过来的姓氏要有几十个,如西南部的董、赵、魏、安、石、宋、许、潘等姓氏,相传从荡芦村直接迁移过来设立的村庄至少也有几十个,如泊里镇的蟠龙庵、尹家圈、大场的大营等村。从荡芦村迁移过来的除青岛西海岸地区外,周边地区如日照、诸城、五莲等也很多,这样看来,“荡芦村”作为一个村庄,即使再大,也迁不出来如此众多的人口。如果这些书载和口传都不是假的,那么可能性只有一个:这个荡芦村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村庄,它可能和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一样,是明朝移民的一个集结地。明代初期的移民行动不是自觉的,更不是自发的,而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带有强制性的移民。朝廷规定这里方圆几百里被指定迁移的百姓,都在这里集结,然后登记造册,规定移民方向,发放移民物资等等,然后在官兵的看护下移向新的居民点。因此在移民心目中这地方也就成了他们的移出地点。

徐姓人中不乏优秀者

虽然现在徐姓人们口传是从荡芦村移民而来,但徐氏族谱上的记载没有这一说法,只是说从海州移来。青岛西海岸的徐姓从海州迁来时最初立村有两个,一个是现在的大场凤墩村,另一个是海青的东潮河村。根据《徐氏支谱》记载,凤墩是明朝初期徐龙礼由江苏海州迁立该村;海青东潮河则要详细一些,据传是明洪武二年(1369)徐泰由江苏海州戴村迁此立村。对于这两个村的关系,徐氏后裔说法有些不同,有的说立这两个村的祖先是两兄弟,一个落脚凤墩,一个落脚东潮河;也有的说,是母亲带了这哥俩一起迁移到了东潮河,后来有一个在长大后迁移到凤墩立村。看起来这两个村的徐氏祖上有些渊源,但只是口传而已,没有史料支持。

据传,与徐氏一同从海州迁来青岛西海岸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姓氏——藏马丁氏,藏马丁氏后来成为明清时期的文化和官宦巨族。而据丁氏和徐氏的后裔讲,徐氏和丁氏迁移来的祖上是表兄弟。青岛西海岸西南部由海州迁来的几个大姓,如丁、徐、安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谈论起辈分时,不太讲究名字上的用字,而是论“世”,这个世,是从明初迁移过来时开始的,迁过来立村的人就是这个姓的“一世祖”,然后一辈就是一个世,而现在丁氏和徐氏这两个姓之间是能论起辈分来的,世数相等,辈分相同。

徐氏虽然没有象藏马丁氏那样发展成为一个文化官宦大族,但也繁衍得枝繁叶茂。有人判断,现在青岛西海岸境内的徐姓人并不少于丁姓,以徐字为名的村庄也不少。从史料记载和口传中得知,现在青岛西海岸的徐姓,绝大多数来源于大场的凤墩和海青的东潮河,其中又以凤墩最多,现在整个青岛西海岸有几十个村庄都是徐氏从凤墩直接迁来而立的,如大场镇的大场村、海青镇的海青村、泊里镇的沙岭子等,如果算上间接的就更多了。徐姓迁移来以后的发展一直很平稳,尽管没有出现过像薛禄、丁耀亢、法若真那样重要的历史人物,但也人丁兴旺,后来发展得也不错,据说明清时期出现过一位进士。从现、当代的情况看,徐姓人士长于政务、技术,从政和从事业务技术的人才很多,在西海岸的政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的徐姓人士的身影,其中不乏优秀人士,经商搞企业的人相对少一些,但也不乏优秀者。

徐姓与徐福

说起青岛西海岸徐姓,不能不涉及两件事情。一件是与秦方士徐福的关系。前些年在国内就徐福问题,争论得十分激烈,特别是徐福是哪里人的问题。龙口说是龙口的,赣榆说是赣榆的,还有一些其它地方也在争。青岛西海岸是徐福出海的地方,这在史书上是比较明确的,但徐福是不是青岛西海岸人没有什么结论,1979年版的《辞海》上说他是胶南(即现在的青岛西海岸)人,但胶南什么地方没有说,大概也说不出来。于是有人就说他是琅琊镇的人,有人判断他是大场、泊里一带人。前几年有一出茂腔新编历史剧《徐福东渡》,把他说成是家住徐家大村,但那是文艺作品,当不得真。徐福东渡是2200多年前的事情,徐家大村,就是现在的海青镇驻地海青村原来的名字,当地人称它为“大村”,后来为了避免和丁家大村的“大村”重复,改作与镇同名。这个村是明代中期由凤墩徐氏的后裔徐亮、徐芝桂从凤墩迁来立村的,与徐福东渡已经相隔1700多年了,所以徐福和徐家大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至于从海州迁的徐家人是不是徐福的后代,因缺乏史籍和实物证实,不好判断,西海岸徐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出来认徐福这个“祖宗”。

另一件是茂腔《罗衫记》,这一出戏里面有一个大反派人物——徐能,这个人谋财害命、霸人妻室,罪恶累累,最后被判死罪。有传说这个徐能就是西海岸大小场一带的人,是徐氏的一个人物。为此当地的徐姓人很不高兴:这不是编造或者是诬蔑我们姓徐的吗?不能容忍!于是大家统一意见:在这里不能上演《罗衫记》!其实这是个大误会,戏剧是艺术,不是生活的真实,大可不必当真。有人说《罗衫记》是根据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传奇小说《三言二拍》之《警世通言》里的一个故事《苏知县罗杉再合》改编的。里面是有一个恶人叫徐能,不过徐能是江苏仪征人,在长江边上,距离青岛西海岸远着呢。另外,这个故事说的是永乐年间的事情,那时的西海岸徐姓人家早在明洪武年间移民到了大场、海青一带了。在我看来,《罗衫记》更接近于《西游记》中玄奘身世的那一段的描写,不过那个杀人霸妻的人姓刘,不姓徐。这段悲剧故事无论真实原型和艺术原型,都与西海岸的徐姓扯不上边。

茂腔是一个地方剧种,是由当地艺人发展起来的,剧本也是艺人们根据一些故事改编来的。当初如何由文学故事演化成戏剧,这个问题现在已无可考,也说不清楚了。任何的文学艺术中故事一定要涉及人物,人物中总会有正面和反派,即使反派人物也都有一个姓名,必然涉及很多姓氏,对此问题也大可不必当真,也没有必要计较。

延伸阅读>>

中华姓氏: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人们常说的“百家姓”,实际上是中华姓氏的泛指和总称。冠以“百家”之名,表示数量众多,涵盖广博之义。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姓氏究竟有多少,很难有准确的统计。流传至今的宋代《百家姓》读本,收录姓氏440个,清代《增广百家姓》增至504个。中华姓氏源于上古,延续至当代。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姓氏发展演变,延续传承,升华凝练,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体例完备、超越历史时空、跨越地域界限、包容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体系,并以其人人皆知的普及性、世代传承的持续性、兼容并包的统一性、博大精深的系统性,纵贯了中华文明的进程,涵盖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同血缘姓氏在各个历史时期繁衍生息、播迁交融、兴衰更替的总汇。以血缘姓氏为脉络的姓氏谱系,正是具体而微地载录各姓氏宗族的渊源世系、兴衰荣辱及其历史功业和文化特色的重要文献,是中华文明进化的轨迹,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因而中华姓氏成为传承文明、解读历史、透视社会的独特视角和微观窗口。中华姓氏是传统文化中生命力最旺、凝聚力最强、感召力最大的人文情结,是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基石。中华民族历来以炎黄子孙自居,把炎黄二帝作为共同的人文初祖和精神偶像。无论是偏处一隅的少数民族,还是飘零异域的华裔侨胞,时时处处都流传着炎黄二帝的传说,人人都以炎黄子孙为荣。这种以血缘、姓氏为传承纽带,对共同祖先形象的塑造,对民族渊源的追述,构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和连续传承性的认同基石,它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桥梁纽带,也是当今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时至今日,中华姓氏已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其世代相承的延续性,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仍永葆青春,仍然是现实生活中人人必备、无时不用的重要标记和社交工具。凡订立合同,签署书证,信函往来,交流沟通,无一不以姓氏作为重要凭信。“按姓氏排列”、“按姓氏为序”,已成为重要的社交场合、家国大事、学术活动中组合、排列有关人士的惯例。而“贵姓”一词,更是日常社交必备的第一用语和礼仪之词。

栾建东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