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江路街道社区“小阵地”服务大民生

民生服务综合体的创新实践

在长江路街道荒里社区居住的薛美兰,最近每天上午都会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台球,中午在那里吃饭,然后回家休息。跟几个月前每天只是买菜、找邻居聊天度日的生活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薛美兰的生活变化是现在荒里社区居民的生活常态,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街道打造的荒里社区民生服务综合体项目。

据悉,民生服务综合体项目,是今年街道重点打造的民生创新服务项目。今年街道加大投入全面优化整合便民利民服务设施,提供涵盖居家养老、幼儿教育、医疗体检、社区家政、党建政务等多业态于一体的“一站式”优质民生服务。

荒里社区民生服务综合体由荒里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治理工作站等多个部分组成,实现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集公共服务、居家养老、学前幼教、医疗卫生等多种项目于一体的“一站式”优质服务。

其中,荒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投资总额60余万元,可为700多位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等综合养老服务。服务范围以荒里社区为中心,覆盖周边昆仑山庄、秀兰禧悦山、盛世福邸、天瑞景苑等多个居民小区。中心一楼规划设置了医疗区域、养老照护、助老大食堂专区。

“因为很多居民下班才有空,为了方便大家看病,我们下午延长了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王玉民医生介绍,医疗服务专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寻医问药、健康管理、康复理疗、医保签约等服务,切实从居民的医疗需求出发,守护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照护专区根据老年人照料的要求,设有专业护理床,配备轮椅等助老设备,并有专门的助浴室,使老人能够得到专业的全面的照护。专区可承接日间照料、旅居老人接待、长期养老护理,现设有床位30张。

社区助老大食堂的开办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空巢、孤寡、独居老年群体的就餐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这个食堂中,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需每顿饭花5元钱(低保老人每顿饭只需要花2元钱),就可以从丰富的菜品中挑选一荤一素一汤+主食的标准套餐。食堂每天11点半开始营业,老人直接通过系统进行人脸识别,取票即可就餐。食堂菜品丰富、荤素搭配,环境舒适卫生,吸引了众多社区老人前来用餐,现在每天用餐老人人数为30-40位。目前,一楼就餐区能满足50-60人同时就餐。

“二楼主要为活动区域,包括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室、乒乓球室、书画室、活动大厅等。我们定期会组织老人参加舞蹈、手工、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荒里社区居委会主任薛怀森介绍,荒里居家养老中心自今年9月份运营以来,日均服务老人30余名,有效缓解了广大居民的养老后顾之忧。

紧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便是荒里社区幼儿园,由街道中心幼儿园采取集团化办园模式,以托管的方式,充分发挥其省市十佳园示范优势,通过输出优秀管理人才、先进教育理念等,实现了原有教师、幼儿的平稳过渡,更实现了教育水平质的提升。

“把幼儿园和养老服务中心放在一起,可以让老年人和小朋友互相交流。重阳节的时候小朋友去养老服务中心看望老人,能培养小朋友们的敬老的好习惯;平时,我们也会安排老人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增加老人们的生活乐趣。”薛怀森说,荒里社区幼儿园是长江路中心幼儿园的第三所分园,建筑面积3633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2516平方米,绿化面积908平方米,今年街道、村委、中心园投资400余万元对幼儿园内部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该园现有9个教学班,教职工40名,在园幼儿数300余名。

近年来,街道始终把加大社区民生服务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通过着力破解居民最关注的养老、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难题,切实用服务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纳米”,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长江路街道民生服务综合体项目作为社区公共服务开拓的新实践,做足“小社区、大服务”的文章,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精准化、更精细化的服务,助推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

张海铎 郑蓉蓉

本版图片均由长江路街道供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