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贡口:在历史的卷轴上回望过往

贡口港位于新区黄海岸边的陈家贡湾西侧,如今,已成为青岛港的一部分,随着青岛董家口港的快速建设,远处,巨大吊机在岸边旋转不停,新落成的大型码头已开始运营,不久的将来,贡口这座小渔村定会华丽转身,再现往日的辉煌景象。

名垂史册的历史人物

贡禹,字少翁,古琅琊人,西汉时期曾任光禄大夫、御史大夫,成语“弹冠相庆”因他而来。汉元帝继位后,看到和自己政见一致的同乡官复原职,贡禹随即也将官帽取出,弹去多年布满的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就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贡禹的故乡一直是个谜。《胶南县志》载:“贡禹,西汉琅琊县人,其确切里籍不详。今泊里镇、琅琊镇有贡口、肖家贡、陈家贡等村,是否与贡禹有关待考。”如今,这一疑问在贡口村找到了一些线索。去年,贡口村“村志编纂小组”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传说,让这位名仕的出身再次回到人们视野中。

史志载:贡禹“以明经 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已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于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一代贤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因他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虽跨越千年,但精神相续,历久弥新。

声名远扬的贡口战斗

1945年9月,山东军区第一师挥师东进泊里镇,拉开了泊里外围战序幕。9月15日,一师的二团从西南方向攻占了伪军的胜水据点,21日,占领泊里镇西南部的旺山据点,然后挥师东进,悄悄来到子良山下。

子良山位于贡口村西北一公里处,山虽不高,却俯瞰整个贡口湾,扼守着贡口港与陆地的交通要道上,历来都是军事要塞。自1941年起,国民党苏鲁战区游击队第二纵队第六支队驻进泊里后,李永平就强征民夫,在山上挖壕沟、修据点、筑炮楼。“讨李战役”后,李贤斋继任伪滨海地区警备军司令,派一个连的兵力驻守在这里,同时常登岸的青岛国民党伪军勾结在一起,沆瀣一气,鱼肉百姓。9月22日,一师二团在团长江拥辉、政委高先贵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乘夜攻占伪军院落。将正在吸鸦片、打麻将、喝酒的伪军全部包围,未费一枪一弹就结束战斗,随后,部队攻上子良山顶,一举擒获驻守子良山伪军百余人,夺取了贡口港东北处的制高点。

青岛敌伪军为守住泊里,每天出动战舰由青岛驶往贡口,汽艇停泊后,伪军们就会耀武扬威上岸骚扰抢劫。对付停泊在海中的炮艇,紧靠步枪和手榴弹不行,山东军区野战部队发明了自制土炮,在黑火药里加上秤砣等铁块,爆炸散落后,极具杀伤力。9月26日,我军部队来到贡口港附近的海岸边埋伏下来,特务连连长李道德、指导员武杰指挥战士把土炮牢牢地捆绑在大树上,炮口对准贡口港,上午10时许,敌战舰来到贡口港,伪军们大摇大摆登陆上岸,早已严阵以待的陆上部队,将20多名敌伪军全部包抄,打得敌军抱头鼠窜。看到登岸的同伙被围,停泊在贡口海湾的日伪军炮艇连忙调转枪炮,企图用火力掩护伪军登船。此时,埋伏在海边的我军部队集中火力,朝炮艇开火,早已严阵以待的土炮手们拉响捻信,随着“轰”的几声巨响,铁块轰然飞向敌艇,打的炮艇上的敌军叫苦连天。随后,部队发起进攻,猛烈的火力击中炮艇上的指挥室,遂即冒出一股浓烟,燃起了熊熊烈火。眼看大势已去,剩下的敌人慌忙跳到另一艘汽艇,丢下岸上的伪军,起锚逃跑。贡口一战,打死打伤伪军200余人,生俘伪军340余人。

气吞山河的贡口大坝

贡口湾的北部,曾是一个狭长的海岔。每当风暴潮来临时,海水沿着海岔直奔内陆,海岸边大片农田被淹。大潮落后,又露出了万亩泥滩,满目荒凉。1970年冬,胶南县委生产指挥部经过多次调研和勘测设计,决定在贡口村的北部修建拦海坝,围海造田。

一声令下,群起响应。当年的冬至时节,泊里、琅琊两公社迅速动员了万名民工,组建了15个民工营,备齐工具,准备动工。

1971年2月20日,贡口拦海大坝开始动工。此时正处冬春之交,寒风凛冽,冰水刺骨。建设者们抓住每天只有两次落潮、每次落潮只有6小时工作时间的机会,争分夺秒,大干快上。千米长的海湾内,随着潮水慢慢退落,万名民工冲向各自工段,拼力挖掘装车。海滩泥泞淤深,人行走都非常艰难,更不用说要推土卸石,但是,勤劳的建设者们,手拉肩扛、互帮互助,毫无怨言地奋战在自己的工段上,手拉肩抗,奋力争先。

经过42个昼夜的连续奋战,两地民工搬动了20万方泥沙,筑起一条长1630米,高6米的土坝,完成了七孔泄洪闸和两孔纳潮闸,贡口拦海修筑土坝工程首站告捷。

1971年,大坝进行了砌石护坡。谁知,当年的麦收期间,大坝遭受到严重的风暴潮袭击,部分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泊里公社指挥部迅速组织了500多人的专业护坡队,轮流上阵,边采石,边运输,边护坡,经过两个多月的昼夜奋战,大坝砌石护坡四米高,解除险情。随后,又有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袭向大坝,罕见的龙卷风刮倒大树,刮塌房屋,有的工段几乎被狂风和海水冲断,大坝上一片残景,不堪入目。飓风过后,军地双方迅速组成抢险救灾小组,全面组织人力物力对码头设施及大坝进行修复。历经3个月的全力拼搏,大坝护坡工程重新告捷。

整个拦海坝工程,共投工71万个,搬动土石22万方,耗费水泥,炸药,煤炭等物资费用28万元,建成一条全长1600米,宽6米,高6米泄洪闸3处,全部石砌护坡的高标准大坝。

贡口大坝建成后,坝内开辟稻田6000亩,盐田3100亩,鱼池1500亩,保护岸上耕地五千余亩。更有意义的是,宽阔的坝顶变成连接泊里和琅琊两镇的通途,让原本需绕海转路20公里的两地,如今用一条笔直的海坝连接在一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繁荣兴旺的贡口商港

贡口港曾是古琅琊港的一部分,后在战乱和灾害中逐渐消沉。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稳定、物资运输的需求,处在重要位置的贡口港渐渐兴旺起来。至光绪年间,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贡口港已成为一座重要的贸易港口。民国时期,来自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的船只云集海湾,在此装卸货物,贡口港成为山东半岛极为重要的物资周转地。货物流转的同时也带来了商贸的极度繁荣,这期间,岸边仓库、船行、商铺、饭店林立,生意兴隆;上下船装卸的工人川流不息,搬运号子此起彼伏;游走在码头和商铺间的客商络绎不绝。《胶南县志》(1990版)载:“光绪年间,泊里的最大商号‘吴大有’仅在贡口的店房就有六七十间,面积达840平米。”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整个沿海被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军队控制,贡口港失去了往日繁华,见到的多是耀武扬威的炮艇和接送客货的“火轮”。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贡口港再度兴旺,进出此港贸易船舶逐渐恢复往日繁忙景象。

早期的贡口港没有大型码头,大型船只停泊后,再用小船将货物运送到岸。1958年,贡口搬运合用社筹资修建起549米货场1处,并建成了一座长10米,宽5米,高4米的石砌码头。1959年,县商业局在此建起仓库货场3340平方米,年吞吐量达9.4万吨。自此,胶南西南部十几处公社的水运物资皆赖此港。1967年,山东省交通厅投资2.54万元,增建重力式与桥墩式混合码头1座。码头长40米,宽8米,高5.5米。1971年又将桥墩式改建为重力式,年吞吐量4.5万吨。1983年,胶南县轻工局投资修建1座长40米,宽10米,高5米的盐务代码头。

九十年代起,随着陆上交通的迅猛发展,货物运输大多采用灵活便捷的汽车、火车,那些耗时漫长、受条件制约的小型船只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贡口港也渐渐失去了往昔的繁荣,沦为一座被岁月遗忘的小渔港。

田水河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