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天津滨海新区:探路产业转型升级

渤海之滨,海河之畔,见证着一座城市的蜕变,和一个新区的崛起。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天津滨海新区被寄予厚望。随后十余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滨海新区义无反顾地傲立改革开放的潮头。

如今,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滨海新区提出建设“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的总目标,整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五大功能区,决心发力“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

集群聚力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在滨海新区的一个重要功能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文创产业与金融产业相辅相成,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日趋明显。截至2017年底,生态城已聚集文创企业1082家,全年文创产业实现利税12.8亿元,增幅达18.7%。

近年来,生态城积极构建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并全面布局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电子商务和消费金融等新金融落地。金融企业的联动融合,不仅为生态城作出直接经济贡献,也在通过金融服务滋养更多企业。

截至2018年3月,生态城已注册各类金融企业1198家,注册资本总计1593亿元,占比达68%。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机遇下,滨海新区更加致力于推进区域间要素资源的集聚共享。

通过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滨海新区已吸引58集团、滴滴、摩拜、京东、搜狐视频、北京合纵、奇虎360、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知名北京企业落户。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达770余家,注册资金96亿元。

下一步,滨海新区在联动发展中仍将更好地发挥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京津冀创新创业合作,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据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已于2017年初正式成立,致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国家级创新平台,也为天津“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智力支撑。新区还先后引进、建立了津京互联创业咖啡、中科遥感高分众创空间、创客总部、启迪之星、滨海新区—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等一批协同发展孵化载体。

创新赋能加速提质增效步伐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正为产业智能化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滨海新区乐于见证更多智能革新从梦想照进现实。

深之蓝正是其中的代表。这个2013年成立于滨海新区的初创企业,潜心攻关多项高难度技术瓶颈,如今已领跑国内水下智能装备行业。

在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从军事、工业再到个人消费领域的全线水下机器人产品,令调研组印象深刻。

据深之蓝市场部公共关系经理王鲁飞介绍,“公司旗下产品白鲨 MAX获得了2017红点产品设计大奖,成为全球首款荣膺红点设计大奖并被德国埃森红点设计博物馆永久收藏的水下机器人。”

目前,深之蓝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泰达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厂区已完成扩建,新址面积达4100平方米,全新测试水池同样在业内领先。“作为一家刚成立5年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深之蓝恰好在最初的成长阶段搭上了快车。”王鲁飞说,2015年7月,天津出台“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叠加扶持,让深之蓝同许多落地新区的高科技企业一样,迅速成长起来。2017年12月,深之蓝商务中心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户。同时,新扩大的生产基地迁址到津滨发展工业园,娱乐、工业线产品板块划分更加明确,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18年5月,深之蓝在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海洋科技园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天津海翼科技有限公司,将“海翼”水下滑翔机的产业化以及白鲨MIX水下自游器的百万台年产量提上日程。

从创立之初到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滨海新区为深之蓝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厂房租赁方面给予支持,还帮助企业对接高端智能制造辅助研发平台。特别是通过“海河英才计划”“鲲鹏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福利,助力企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扩充与培养。

“未来,深之蓝仍致力于将‘飞翔在水中’的概念推广到千家万户,也将积极为新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王鲁飞表示。

滨海新区发改委产业与技术发展处处长张伟明告诉调研组,目前,新区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64家(国家级63家)。截至2018年上半年,市级科技型企业已达3155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532家,分别较2012年增加20505家和100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39家,较2012年增加1199家。

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全价值链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滨海新区正全力以赴。

一方面,借助金融手段赋能创新,新区先后引进了人保金服、华融投资等央企地区总部11家,投资机构已有近1000家。

另一方面,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保护方案,新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筹建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并配合天津自贸试验区专利、商标、版权综合管理改革,制定了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制度,设立了“一窗式”集中服务模式。

新区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000件以上,年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超300亿元,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100项。 据《中国发展观察》

◆相关新闻

优良营商环境激发“双创”活力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力助推了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长。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天津滨海新区(含自贸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220068户,同比增长21.37%。

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周保峰告诉记者,以前审批多是分散的,各自独立循环,影响了审批效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

天津滨海新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内部动力,全力破解“公章围城”等顽疾。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逐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开展标准化审批服务、完善审管衔接机制、强化审批服务监督,积极探索出一整套新举措、新方式,如以函代证、容缺后补、“多证合一”等。

“一次性告知,一并受理,一起发证,要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避免重复提交材料。这也正是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集中审批体制的优势所在。”周保峰说。

工作中,天津滨海新区一方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助力做大做强“双创”。在鼓励创新创业方面,天津滨海新区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构建产业创新服务促进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政策创新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强化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如今,在滨海新区,一大批创客正积蓄发展力量。“2015年创业之初,我们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时,手里只能拿着一个初始版的机器人样机进行展示。现在,我们已进入产品化研发的新阶段。”天津市大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春松分享了他在创客总部的经历。

此外,天津科技金融中心、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一批专业创投服务机构,更致力于为“双创”企业打造对接资本市场的金融平台。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持续做大做强的“双创”企业,正给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经济日报》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