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蟑螂先生”驯虫记

——六汪镇杨家庄村的蟑螂养殖产业化探索

蟑螂在常人眼中,不仅一无是处,更让人心生厌恶。而在六汪镇杨家庄村,却有人在摸索一条蟑螂养殖的产业化路径。“害虫”蟑螂如何带来经济效益?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杨家庄村的蟑螂养殖基地实地探访。

一间“小南屋”便是“蟑螂公寓”

与想象中的专业厂房不同,展现在记者眼前的,竟是村里一处废弃农舍的“小南屋”。

“这个帘子能够防止蟑螂‘逃逸’,另外,我们还对这间屋子做好了全面的防护措施,以防漏网之‘虫’出现。”工作人员张成武打开小屋房门,指着门内的帘子说道。

门帘之后,便是蟑螂的“公寓”。记者掀开门帘,阴暗的小屋内,一股潮湿气味扑鼻而来。“因为蟑螂喜欢黑暗、安静的环境,所以无需灯光。我们闻到的是蟑螂发出的味道,里面包含着蟑螂的信息素,对人体无害。”张成武介绍。

走进小屋内,角落中层层叠叠摆放的片片薄板,便是蟑螂的“卧室”。记者看到,薄板缝隙和板面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蟑螂,一见亮光,便纷纷向暗处躲避,发出阵阵“沙沙”声。“这是石棉瓦,因为蟑螂喜欢在多缝隙的环境里生长,堆叠的石棉瓦正是最适合的巢穴。”蟑螂密布的景象令人头皮发麻,但张成武早已习以为常。

学名“美洲大蠊”美容入药价值高

如此罕见的项目出自五十多岁的焦社杰之手,他经营着一家生态农业公司,蟑螂养殖正是他众多生态农业项目之一。

和常人一样,焦社杰以往看到蟑螂,也是扑上去就“给一拖鞋”。而此时的他,正弯腰捧起一把蟑螂向记者展示。“不要被传统的蟑螂形象所左右,养殖蟑螂不携带任何致病细菌。”焦社杰告诉记者,自己饲养的蟑螂学名叫美洲大蠊,是体长最长、存活能力最强的蟑螂品种。

“这种蟑螂,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强,吃东西从不挑剔,好喂养,是餐厨垃圾的‘清道夫’,不仅富含高蛋白,还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还能美容……”提及自己养殖的蟑螂价值,焦社杰滔滔不绝介绍道,“不管是作为餐厨垃圾自然‘处理器’,还是作为蛋白质饲料添加剂,亦或是入药,都能卖个好价钱。”

“喂养简单,这就是蟑螂的口粮。”说话间,焦社杰将手中的方瓜切块,投放到小屋内。如此接地气的养殖方式,让记者眼界大开,而这正是焦社杰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的独特模式。

“空心房”投入饲养蟑螂养殖“平民化”

“放眼现在的农村,60岁以上的村民居多,劳动力流失的同时,‘空心房’更是比比皆是,闲置房屋并不少见。”因此,焦社杰走上了“平民化”蟑螂养殖的探索之路,“我们探索的这种简单易操作的养殖方式,希望达到让参与者只需腾出1间房就可以加入养殖队伍的目的,无需复杂的配套设备,更不需要高门槛的养殖技术。”

“目前的试验阶段,1年内便从最初投放的2000只,繁殖到了现在的2万余只,产量非常大。”焦社杰举例说,“若1个农户拿出1间屋子用于蟑螂养殖,年产可达1000斤,按照80块钱1斤的收购价,1年就能收入8万元。”

眼下,成熟的养殖经验已经形成,焦社杰正着手扩大养殖规模。“我们在镇驻地准备了1000平方米的厂房,将在那里配备新设备,继续探索蟑螂养殖的产业化之路。”焦社杰告诉记者。

王 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