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赶上好世道 农民得实惠

“要不是赶上了好世道,咱农民能过上好日子?”六汪镇的王炳进是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而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得益于改革开放,许多像王炳进一样的农村群众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们有了地心里头有了底

小时候日子过得苦,王炳进上学带饭只能带一摞地瓜干。“十几岁的半大小伙子,吃那点根本不好使,饿肚子是家常便饭。”年过50的王炳进,还记得彼时吃大锅饭,人人饿肚子的日子。

“我们家人多,7口人只有几分自留地,吃个白面馒头就高兴得跟过年似的,遇到收成不好,连地瓜干都吃不上。”王炳进回忆说,以前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在地里累死累活,最多也不过“混个肚儿圆”。

让王炳进家经济情况发生转机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当时听说有了新政策,大队书记说以后是包产到户,大家都不敢相信。后来按人头一人分了1.7亩地,我们家分了十几亩地,这才信了。”王炳进介绍说。

一时间,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昔日新区大地,绿了地里的麦田,暖了百姓的心窝。“手里有了地,心里有了底,那时候感觉好日子就要来了。”王炳进笑笑说。

“吃螃蟹”种果园过日子有点甜

80年代初,土地分到了农民手里,村里大多数人不但吃饱了肚子,还能常年吃白面馍了。“但也仅此而已,手里还是没钱。”

1987年,23岁的王炳进做了个重大决定:种苹果。这让他成了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村里的王常法是镇上的林果技术员,回来说苹果有了新品种,能赚钱。”勤劳能干加上村技术员的指导,接下来的10年里,2亩苹果园让王炳进一家的生活丝丝变甜。

“头几年1斤苹果能卖到2块多,一竹筐苹果卖的钱比别人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王炳进笑呵呵地跟记者数算着苹果园带来的好日子:1994年,买了手扶拖拉机;1995年,买了彩色电视;1996年,有了嘉陵摩托车;1997年,用上了海尔电冰箱。“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心里也满是希望。”

“花无百日红,苹果种了10年,市场饱和的也差不多了,就没再种下去。”随后,王炳进把目光聚在了农业机械上,好生活带来的远见卓识让他早早意识到:农业的未来在于机械化。

一年下地十几天百姓回到田地间

2001年,王炳进买回村里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全村人兴奋不已。收获时节,收割机在麦田里“劈波斩浪”,一亩地十几分钟就能收完。

从此,机器的轰鸣声代替了牛耕马拉。“现在种庄稼,那是‘耕地不用牛、栽种不弯腰、喷药不下地、收割不用刀’,全部机械化作业,农民用不着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喽!”

王炳进算过一笔账,现在每年到地里的日子,满打满算不过十几天。“如今种地真是好,政府不收税,不用交一粒公粮,还有种田补贴,种了几亩地,村委每年还补贴我几百块钱。”

“大道理我说不出,但改革给我们自由选择的余地,现在的农村政策,让之前很多进城谋生的农民们开始回到农村,回归土地,因为这里能获得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收益。”言语间,王炳进尽是知足,“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

王 雪

■记者手记

描绘现代农业宏伟蓝图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已走出多远。

40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发展完善,新区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惠农政策,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技推广力度前所未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如今,放眼新区大地,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新区2096平方千米大地上徐徐展开。

身处乡村振兴元年,我们有理由相信,群众生活将越来越红火,西海岸新区现代农业的宏伟蓝图将越绘越精彩。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