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唤醒乡土记忆 厚植传统文化

琅琊镇深入开展“乡村记忆”工程 推动文化振兴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村庄是乡土文化的载体,总有一些人能唤醒人们久远的记忆,让你温暖、感恩;总有一些老物件能唤醒人们的乡村记忆,虽然已不再或很少使用,但那种情感和怀念却不会消退。近日,记者在琅琊镇陈家贡村见到了一件多年未见的老物件——碓。

“这个碓我们已经使用将近五十年了,全村就只剩这一个,一到过年村民们就会用它来打花生、打糕。”陈家贡村民封洪香说,每到村民用碓的时候,这里就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乡亲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随着生活的日新月异,乡村正一天天老去,曾经的一幅幅鲜活画面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记忆中的乡村似乎再也寻不着踪迹。如何留住乡情、记住乡愁成为时光流转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今年来,琅琊镇深入推进“乡村记忆”工程,率先启动了蒲湾、陈家贡两个村庄作为试点村,聘请专业公司走村入户,通过调研、座谈、采访等形式,利用照片、录音、视频、文字等载体,确立“人物”“老物件”等主题,建立“乡村记忆”工程数据库,为全镇开展好“乡村记忆”影像版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2017年初,在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一部署下,琅琊镇积极响应上级《关于推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的通知》,扎实开展“实施200个村居‘乡村记忆’工程”,现已完成斋堂岛、刘北、大南庄等10个村的采集、摄影、文字撰写等工作。

2017年 7月,央视CCTV4《记住乡愁》栏目组走进琅琊,拍摄了大型专题纪录片《家国两相依》,引起新区群众强烈反响。

“‘乡村记忆’工程在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镇志编修工作,琅琊镇选取了2个具有代表性的沿海村作为试点,制作影像版的“乡村记忆”,记录乡情民俗,传承乡愁文脉。形成经验总结后,将在琅琊镇全面铺开。

近年来,琅琊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充分挖掘、整理和研究琅琊区域传统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琅琊祭海”、琅琊特产展销、民俗文化展示、琅琊味道美食评选等文化品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现有琅琊竹艺、琅琊粉条和斋堂岛传说3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琅琊祭海”活动被列入青岛市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镇域民俗文化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以继承、弘扬和发展。

此外,琅琊镇还从战略决策、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做成能够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增加带动辐射作用的产业。

王 康 刘衍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