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灵山卫街道毛家山村获评新区唯一“山东最美绿色乡村”

小山村跻身“最美”之旅

“樱花杏雨惹缠绵,曦月醉流年。笑看嶂峦叠翠,绕萦碧水霞烟。”走进灵山卫街道毛家山村,顿感神清气爽,舒心惬意。蓝天白云下,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村居错落有致,一条通村大路绿树成荫;大街小巷、活动中心的村民谈笑风生,笑容可掬。这一切,便是近年来,灵山卫街道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强力打造文明绿色乡村结下的累累硕果。

骄人的变化下,荣誉纷至沓来。该村曾获得山东省旅游特色村、青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称号,今年,省林业厅、省旅发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30个“山东最美绿色乡村”名单,该村作为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成功上榜。

■绿色乡村

栽植树木近三万株

毛家山村位于小珠山南麓,地处山岭,三面环山,青石红瓦房散布在山脚下,其间布满了红花绿树。南面大海,远眺东方影都,有着东方影都的“后花园”之称。

“最近几年,村子变化太大了,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村。春季百花齐放,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冬季松柏长青,村里空气都变得清新,我们住得特别舒坦。”村民郑琳琳由衷地感叹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毛家山村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两委班子每年组织群众植树造林绿化村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为达到环境绿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我们村委会再出资购进2000余株大樱桃树,分发到户,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见缝插针地进行栽植,也打破樱桃采摘品种单一的局面。”毛家山村村书记刘瑞亮告诉记者,目前,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果树,每年收入可观;针对树木管理,村中实行“谁种、谁管、谁受益”的责任制,既激发了村民植树的热情,又有效防止了只栽不管现象的发生,形成了人人管护的新氛围。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村共栽植檀树、槐树、樱桃树、柿子树、梨树、桃树、枣树、山楂树等多个树种近3万株,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百年老树30余株。

■文明乡村

文化场所应运而生

走在通往村中的水泥路上,一排排掩映在绿树之间的农家院墙上漆绘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的各类宣传画;文化广场上、农家书屋中,随处可见村民健身娱乐和阅读学习的身影,村庄内处处洋溢着文明的气息。

“古往今来,文化都是村庄的灵魂,有文化的维系与传承,才能让老百姓过得更幸福。”刘瑞亮告诉记者,“此次能获评最美绿色乡村,不仅是靠生态风光,而是村庄也做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几点评选要求。”

近年来,毛家山村在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兴建了文化广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四点半课堂等,依托这些文化场所,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邻里和睦相处,村风清正和谐。

“村里不忙的时候,天晴就跳舞,下雨就看书,生活很悠哉,用电视里的话说,就是满满的幸福感。”正在跳广场舞的刘阿姨兴奋地说。

“我们的农家书屋每周末全天对村民开放,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半开放。”毛家山村计生主任王登贤说,“许多村民看一次两次就找到乐趣了,村里的连带作用很大,人就越来越多,而且我们有专门的借阅签记名单,翻翻那实打实的名单,就感觉这书屋建得值。”

■幸福乡村

村民共建乐在心中

“过去村内是土路,我骑着踏板车,上班路上都能把车烟筒堵上,下雨天,路就不再叫路,那叫河。现在不一样了,乡村换新颜,泥土都不沾裤脚了。”村民再次感叹。

新颜从何而来?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以来,该村就先后投入1600余万元修建了揽月亭、望海亭、半山亭、月亮湾水库等旅游基础设施;对村庄实施了“五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工程和自来水主管网的改造,实现了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在基础实施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库两侧的硬化、星级厕所的建设,并对村庄80%的旱厕进行了改造,实现污水、雨水管道与城市主管网的对接;同时,新建毛家山商贸美食街一处,面积约5500平方米,可吸纳周围近200户商户在此创业,拉动村庄经济发展。

环境卫生更是两委班子狠抓的重点。“从垃圾乱扔到垃圾日产日清,再到后来的垃圾桶和保洁员,村子一直实行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管理者,齐抓共管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常态化了。”王登贤说。

如今,他们又有了新的追求,全村一起探索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将过去传统的果树种植村变为集种植、采摘、旅游、高端民宿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并掀起创建“生态花园村庄”品牌的热潮,最美乡村将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徐徐展开。文/张 静 图/李 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