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只做一件事

俞东升

本地有一位60多岁的农民,痴迷于小说创作,前不久他的一篇中篇小说发表在国家级文学杂志上,并且获得了年度奖,在当地文艺界引起了好奇。我们去他家走访。这位农民作家住在圩区的一间平房里,妻子已经去世多年,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人,长年在沿海地区务工。平常时候,这位农民写作者,孤身一人在家,白天到责任田里做一些农活,晚上在家里埋头写作。他的家境用“家徒四壁”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房里空空如也,一张旧木床横在房间中央,床上铺着破棉絮。窗边放了一张黝黑的三屉桌,桌上有几本杂志,桌子旁边是一把绑了腿的老木椅,这就是他的工作室兼卧室。房间不小,空荡荡的,是典型的农村鳏夫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人气,只有寂寞和冷清。他的写作也是在孤苦中煎熬,就像用山芋熬糖,甘苦自知。

闲聊中得知,他的文学梦缘于中学时代。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文学是崇高的理想,当时的高中班级里,几乎所有的有志青年都在写作,他也不例外地迷上文学。然而,命运之神对他并不眷顾,他的人生之路坎坷而又曲折,他没能考上大学,回到家乡农村,种田种地,因为腹有诗书,内心单纯,不会钻营,不会耍奸,他的生活像桌上的稿纸一样清贫。同村的农民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他呢,在家里侍弄几亩薄地。熬到孩子都成人了,都从他的身边飞走了,他已经年过半百,也就安静下来了,重拾起文学之梦。

他的写作是“土法炼钢”,用圆珠笔在草稿纸上写,写好之后反复修改,改好之后工工整整地誊写在稿纸上,然后寄到编辑部。写作的参考资料就是他自己订阅的几本杂志,他的家里没有什么书,他大概也买不起书。他的写作完全靠自己的悟性和高中时打下的文字底子,写得非常质朴,非常老道,也非常生活,因为他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就是他的宝贵财富。

现代的网络和电脑,他根本享受不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下来,在那样的环境里,无人鼓励,无人喝彩,有的只是嘲讽,只是冷漠,只是贫困。他困守在农村里,已经衰老,成为一个古董,一个没人欣赏没人理睬的古董。

谈到人生,他的一句话让我咀嚼回味:“反正是活着,活着总要干一件事。”他就干写作这一件事,一件没有多少收益的事,一件也许还会遭受别人嘲笑的事。他慢慢腾腾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偶尔,拿起一支笔写几个字,来表达一下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此而已。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