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从偏僻山乡到富足小镇

美丽乡村建设让海青幸福转身

白墙黛瓦,山青水秀。走进海青镇,眼前的绿水青山与群众津津乐道的“金山银山”融合于此,昔日偏僻困顿的小山村而今宛若富足祥和的世外桃源。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海青镇围绕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主题突出、厚植产业支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小镇相结合、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特色民宿改造相结合、与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海青实际、符合群众期盼的道路。

改人居环境优基础设施

脏乱差的人居环境无疑是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此,海青镇大力开展特色村庄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实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对村庄主干道、标志性建筑实施景观亮化工程,围绕污水治理,深入调研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点,利用模块化处理技术,有效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处理贵问题,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整治,打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镇村环境。“自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对我们村扶持力度很大,房屋整体改造了,排水沟治理好了,道路变得又宽又整洁了,简直‘脱胎换骨’!”海青镇后河东村村主任陆修伟告诉记者,目前村南边建设了文化广场,每月都有百姓宣讲、小品小戏下乡、放电影等文化活动在此举行。“村民茶余饭后出来逛逛,邻里关系更和睦了。村里还经常来外地游客,拿着大相机来拍照,直夸我们这儿好呢!”

立文化主题育鲜明特色

在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的当下,要“记得住乡愁”,不仅要靠乡村美景,更需要鲜明的特色。为此,该镇紧紧围绕战略定位,充分挖掘后河东村禅茶历史积淀、徐官庄村特色民宿、海青村人文风情等优势资源,按照“茶叶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后河东村依托“北茶之源”和茶禅文化历史传承,探索文化+养生产业、文化+养老产业,规划1平方公里的禅茶养生实验基地,打造中国北方最具禅意、禅茶一味的传统文化体验地,大力发展特色民宿旅游业;徐官庄突出临近镇驻地的区位优势,借助黄发集团等大企业介入优势,规划建设半亩方塘庄园特色民宿项目,启动特色民宿村改造,做出“乡愁”味道;海青村将乡村风情与茶、竹文化融合,推出茶艺展示体验、品茶文化等茶乡旅游体验项目,着重在特色民宿和乡村旅游上实现突破。

筑产业根基绘绿色工笔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有力支撑,是村庄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此,海青镇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规划、同推进,注入村庄活力、增强村庄内生动力。

近年来,海青镇持续探索规模化发展茶叶,大力实施“大企业+合作社+农户”管理,坚持高标准建设、集群化布局,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后河东村区域,力争年内新建一处500亩高标准茶园,走规模化、绿色化、现代化发展道路;海青村区域加快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中心青岛基地运营投产的进度,借助该项目的国际最先进智能高端茶叶生产线,提高茶叶产能,提升茶叶品质;徐官庄村区域,借助黄发集团开发建设的半亩方塘项目,结合精准脱贫攻坚,加快特色民宿村打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等举措,增强“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内外兼修,乡村才能更美;如画容颜,明天更加期待。美丽乡村建设将让农民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让新区与海青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遍布山乡的美丽也将“托起”如画海青更加美好的明天。 冯煜桢 肖富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