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擦亮新区碧海蓝湾金名片

■核心提示: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新区将蓝色海湾整治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率先奏响“蓝色”发展序曲。制定《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工作方案(2016-2018)》,实施“拆违建、清岸线、调项目、修慢道、植绿化、保文化”等六大任务,实现“整洁化、自然化、精细化、人性化、生态化、品牌化”六大目标。经过多年努力,“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最美海湾在西海岸初现芳华。

岸线清理全线展开

“过了三月三,海螺蟹子上了山”。每年入春,时逢潮落,琅琊镇台西头村的村民们都会到海边的岩礁和滩涂捡拾小海螺,场景美如画。然而,据村民们介绍,这样的热闹景象,在前几年却难得一见。

“以前由于规划不科学,各种水产大棚和养殖池一拥而上,掩盖住了天然的海岸线。虽然有人赚了个盆满钵满,但也让大多数人失去了珍贵的生态福利。”台西头村村主任肖长满告诉记者,自新区开展蓝色海湾整治以来,该镇遍布海岸的养殖池和大棚不见了踪影,海水变得更蓝了,来赶海的人也更多了。

蓝湾整治生碧水,海螺重生归本味。在新区,小海螺的回归只是海岸生态改善的一个小小鉴证。

2016年3月,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计划在2016年至2018年,主要完成薛家岛后岔湾至琅琊镇胡家山段(不含特殊利用岸线)129公里及洋河桥至跨海大桥8公里岸线。新区按照“政府主导、镇街主体、部门主力”的模式,围绕六大任务精心安排进度,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协同联动,全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涉及岩礁池和沙土池4500多亩,养殖大棚等建筑物12万余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58万平方米的一期岸线清理已完成;二期清理正在实施,预计清理岩礁池和沙土池1200余亩、养殖大棚等建筑物18万余平方米;三期古镇口湾岸线清理工作也已经启动。

慢行系统开工在建

海洋生态的修复势必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兴区”也一直是西海岸所努力的方向,70公里蓝湾路慢行系统暨沿海视觉通廊项目的建设便是最恰当的体现。

为了实现“移步换景,处处是景”的目标,今年10月,包括后岔湾至海军路约70公里蓝湾路慢行系统暨沿海视觉通廊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新区滨海岸线旅游资源及滨海文化项目串联一体,旨在打造最美沿海视觉通廊,丰富观海交通形式,为市民提供更富趣味、更高品质的观海体验。”区蓝色海湾整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设将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还原海岸线自然面貌、保护近岸自然风貌、改善海岸线生态环境、打造观海视觉通廊,建成符合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要求并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优质海岸带。

值得关注的是,结合新区全域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设要求,新区进一步深化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总体方案设计,项目采用PPP模式,分为后岔湾至银沙滩西、银沙滩西至星光岛珊瑚贝桥、星光岛珊瑚贝桥至海军路三个独立项目,由社会资本方与新区政府出资代表——青岛海西蓝湾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实施。目前,项目社会资本方及监理单位均完成招标,已进场开工建设。

日常管护扎实推进

在岸线清理整治的同时,新区积极推进岸线日常管护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沿海岸线日常管护的意见》,按照属地原则,明确了3个功能区及16个沿海镇街和4家国有企业的岸线管护主体责任,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项目审批监管以及加强执法管理等工作,确保岸线资源得到有效管护。

为加强岸线管护,今年以来,区蓝色海湾整治指挥部先后五次组织召开岸线日常管护会议,严格落实《意见》要求。区城市管理局、区综合执法局和相关镇街建立日常巡查联动机制,在清“存量”的同时,坚决杜绝产生新的违章建设“增量”,严厉打击偷盗海砂行为,坚决避免补后重养、拆后重建,持续推进退养还滩(礁)和岸线恢复。

同时,充分发挥每年475万元新区财政日常管护奖补资金作用,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做好管护监督考核和奖补资金发放。指导新区环保分局会同新区城市管理局对40多条、2000多公里河道全面清查,完成河道排污、堆放垃圾等536个问题分类限期整改,推进19条河流黑臭水体治理,截污治污取得新成效。

■记者手记:

让美好环境与富裕生活共生共赢

新区拥有282公里的蓝色海岸线,这是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岸线”,也是事关全区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是人民对“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为了绘就这幅美丽画卷,西海岸从未懈怠。

开展蓝湾整治,顺应了新区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短短几年时间,新区海岸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了三月三,海螺蟹子上了山”的如画场景再现,映射出新区海洋生态的改善。

开展蓝湾整治,意味着新区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获批伊始即率先提出生态优先战略。这种生态优先,体现在对自身生态环境的珍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将山系、水系、森林、海岸、岛屿作为城市的天然基质和依托,陆海统筹、管治并举,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这片土地日渐形成。

开展蓝湾整治,也倒逼了新区政绩观的加速改变。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沿海岸线日常管护的意见》,明确了3个功能区及16个沿海镇街和4家国有企业的岸线管护主体责任,划分好了“责任田”,管护必然更加精细。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而今,怀着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新区人正努力做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推动者,让美好的环境与富裕的生活在西海岸共生共赢。 李 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