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吹响新时代号角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开栏的话

为进一步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报今日起开设“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大家谈”专栏,对话工委党校、新区高校的专家学者及专业领域的党员干部等,畅谈学习成果,分享思想收获,交流实践经验,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化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贯彻在实践中。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刘在刚:首先,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其次,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上述三点,应该说基本概括了“新时代”的判断特征。

记者: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刘在刚: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一方面,人民的需要已经远远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吃好喝好,而是全方位的需求满足问题。拿老百姓通俗的话就是:“过去是,要啥没啥,吃啥没啥,穿啥没啥;现在是,要啥有啥,不知吃啥,不知穿啥。”人们不仅要求物质个性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满足,而且要求政治更清明、生态更良好、社会更和谐、家园更美丽。另一方面,当下的社会生产早已不是所谓的落后状态。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已经大大提升,某些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甚至遥遥领先。

记者:十九大首提“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样一个概念,西海岸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

刘在刚:现代化经济体系,特指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谋求和打造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经济体系。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动力体系。就是发展要有动力,要有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视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加快转向创新驱动。二是产业体系。就是要有产业支撑。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之后,必须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支撑。三是经济体制。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支撑。

新区未来要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着眼于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着力构建海洋新兴产业、新经济模式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影视文化、军民融合等特色产业,为产业转型和人口居住提供新载体,为城市建设发展增添新动能,进一步彰显新区特色。 (宋迎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