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浦东新区:培育创新创业发展沃土

日前,2017浦东新区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浦东孵化器创新发展论坛在浦东张江举行。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参赛项目获得了优秀项目奖,上海张江企业孵化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12家分赛点获得优秀服务赛点称号。会上,《2016年度上海浦东新区众创孵化发展报告》同步发布。

打开缺口让小微企业融入全球创新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浦东孵化企业总数已达3116家,当年毕业企业331家,累计毕业企业102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在众多被投资的孵化企业中,有6家估值超过10亿元。

在张江微软功夫孵化器里,成立不到3年的Ruff自主研发的物联网领域操作系统已能帮助企业无需重复底层开发就能快速低成本地获取各种物联网应用功能。目前,公司已经完成2100万元的A轮融资。Ruff市场副总裁荆天为说,“在上海,尤其在张江,有非常多的跨国企业会主动找到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和他们一起做创新尝试,这很好地把我们一些创新的技术和大企业的市场以及影响力结合起来。”

据悉,浦东近年来开启了“1+N”国际孵化模式,打造国际化创新孵化平台,探索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发挥大企业经济溢出效应,引进境外知名孵化品牌,集聚全球创新创业资源;设立离岸孵化基地,推进双边孵化向纵深发展。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落户浦东,其中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超过200家。这对于浦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打破浦东众多小微企业和全球研发中心之间的“墙”,让500强企业全球产业链和本土经济发展相融合,是浦东目前的一项重点工作。

浦东正在变本土单一的创业模式为全球模式。改革要以开放为前提,浦东搞创新创业,本土的企业要链接全球资源,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科技创新融合。本月举行的第二届海外人才自贸区创业汇大型对接交流活动就是为了给本土小微企业和全球优秀项目或资源提供一个交流对接的舞台。

同时,浦东正在推动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在浦东的开放式创新。浦东集聚了200多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虽然在浦东,但依然处在其全球产业链的闭环之中,未能给浦东经济发展带来实质的帮助。浦东要做的,是在这个闭环上打开一个缺口,让浦东的制造、研发类小微企业融入其中。

强化溢出效应

聚焦协同创新

截至2016年年底,新区经认定的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 97家,同比增长51.56%。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4家,市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 53家。88.66%的孵化载体集聚在张江高科技园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园区以及世博园区5大园区中。

浦东90%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有偏重的孵化产业方向。孵化器主要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海洋科技等浦东“传统”优势产业。众创空间则拓展至物联网与智能硬件、智慧医疗、新材料、新能源、金融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及“四新”产业细分领域。

浦东已经形成了活动聚合型、国际化导向型、产业资本主导型、风险投资主导型、专业技术型、跨国企业参与型6类孵化器。

此次,《报告》还对众创孵化服务能力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新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孵化服务体系,可以根据在孵企业的生命周期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创业辅导服务以及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各类增值类服务。企业实际入驻后,可享受到园区提供的各项便利。但对在孵企业的需求洞察方面,反馈效果比较一般。

《报告》建议众创空间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且有效配置人员,建立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深度服务,将相关理念落实到位;并建议创业企业面对政府、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保姆式”服务的同时,需要清醒树立“主人翁”意识,转变原有的身份,明晰整合内部资源,积极、主动对接一切可利用资源,而非被动等待“喂养式”馈赠。

据悉,浦东接下来将推动孵化服务资源聚合,营造优化双创区域软环境;发挥自贸区改革优势,强化跨国公司本地化溢出效应;构建双自联动平台载体,聚焦双自联动协同创新。

据《浦东时报》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