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小学新生启用“部编版”教材

◆小学一年级先识字再学拼音,倡导培养阅读习惯◆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比重提高,更注重传统文化

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新生们将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据了解,小学生改变学习顺序,先识字再学拼音;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总篇目减少,古诗文比重上升。

小学生先识字再学拼音

9月4日上午10点,开发区太行山路小学一年级五班的同学们开始上语文课,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汉字。首先学习的是“天地人、你我他,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以前‘苏教版’语文课本里,第一课学习拼音,当孩子们完全掌握了拼音之后,再学习汉字,而新教材要进行两个周的汉字学习后,再学习拼音。”据黄岛区教研室小学部语文教研主任张秀华介绍,让孩子们先识字,再学拼音,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拼音是为识字服务的。

张秀华表示,除了凸显中国的汉字文化,新教材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一年级语文课本每单元后面都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的版块。刚上小学的孩子认字还不多,亲子阅读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和读书的兴趣,有助于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中语文提升文言文比例

今年换课本的不仅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们,还有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课本都换成了最新“部编版”教材。与以往相比,初一“部编版”语文课本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和古诗文比例大幅提升,在知识点的安排上,更加强调传统文化。同时,更加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教材的变化反映的是教育方向的转变,以语文为例,新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增加了分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方法,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张秀华告诉记者,相对于“苏教版”语文课本,新教材的应用更有利于重建教学体系,教学的可操作性强,对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历史等教材生活性更强

记者查阅相关信息了解到,“部编版”历史课本要求学生多途径了解历史,到社会中去认识历史。历史课本也不再只是事件记录,在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旁边,几乎都加入了考古发掘的图片资料,包括遗址、出土文物以及相关人物插图,研读板块还“文史结合”,加入了《史记》等史书原文。

发生变化的课本还有《思想与品德》,即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正文简洁,每课开始会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生活性更强,每课都有探究与分享环节,增加了学生活动。 毕海虹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