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发掘老什物 留住乡村魂

胶南街道开展“乡村记忆”工程 保存历史文化根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和乡村生活正在逐渐消失。传统乡村记忆将归于何处?2017年6月至8月,胶南街道开展了“乡村记忆”工程信息采集工作,李家洼子、孟家洼子、胜利村等12个村进入“乡村记忆”工程第一批名单。

老物件勾起温暖回忆

李家洼子村的旧办公室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新办公室启用,许多老物件在旧村委尘封起来。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董瑞君的陪同下,记者走进旧村委,发现了不少年代感十足的“宝贝”:老式电影放映机、扩音器、30年代到60年代的老账本……

“七几年的时候,我才十来岁,那时候村里的电影放映队天天放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地道战》,我和其他小孩儿看得热血沸腾,都憋着劲儿将来要报效祖国。”董瑞君抚摸着被灰尘蒙住的电影放映机回忆道。

此次开展“乡村记忆”工程工作,李家洼子村第一个报了名,工作人员到村里各处拍了近600张照片,其中包含村景村色、村民保存的老物件、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李家洼子粉条……所有的照片由村里的文书进行整理,统一入档。

新技术助力记忆永存

姜家洼子村也是本次“乡村记忆”工作名单中的一员。

“现在的技术可真厉害,从来没想过从天空俯看俺们村是啥样子,真是太美了!”看着眼前的村貌航拍图,姜家洼子村书记范瑞茂特别兴奋和激动,他想冲洗出来,每家每户发一张。“这照片得好好留着,以后村子再发展了,做个比照,留个念想。”

据悉,此次“乡村记忆”工作,区文化局统一安排专业摄影团队到各村进行航拍,共为胶南街道12个村采集了航拍照片和细节照片。团队表示,将根据采集的信息制作各个村的全景VR,利用现代技术留住乡村记忆。

多举措留住乡村特色

除“乡村记忆”工作之外,自2015年起,胶南街道还通过以奖代补扶持文化队伍、举办文艺比赛或文艺讲座等多种方式鼓励辖内各村开展文化活动,努力挖掘、保护村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胶南街道完成“清点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勘察全面掌握了辖区内的物质文化遗产情况;2017年,“黄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家洼子粉条向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申请工作,所需材料正在准备中。

董梅雪 于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