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最长休渔季结束 渔民开海抢鲜

9月1日12时,黄渤海正式开渔,历时四个月的堪称史上最严的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新区渔船扬帆出海。3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积米崖渔人码头和宅科渔港,渔民们收获的喜悦、市民们尝鲜的迫切和堆积成山的鱼筐……新区各渔港又恢复了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

初次出海 收获满满

在积米崖渔人码头记者发现,很多渔船都是开海后第一次靠岸,带回来开海“第一鲜”。“刀鱼和鲅鱼居多,出远海的渔船带回来的几乎都是这两种鱼。”船老大宋先生拥有一艘大马力渔船,拉回的鱼获尤其多,在他身后卖空的鱼筐已经摞得比人高,“1号中午12点一过,我就赶忙出船了,今早上5点左右回来的,拉了七八百筐鱼。”

走访中记者遇见了“老熟人”肖钢,他已经卖空了所有鱼获。“今天收成都不错,这应该是鱼最便宜的时候了,再往后得一天一个价。”肖钢告诉记者,随着大型订单增多和节日临近,海鲜一日比一日紧俏。市民想尝鲜,现在正当时。

与积米崖渔人码头刀鱼鲅鱼唱主角不同,宅科渔港收获的以虾、海螺、八带、杂鱼等小海货为主。

早上7点半,淄博的陈女士就守在了岸边,船一靠岸便立马挑好了自己想要的鲜货。“这边是近海捕捞,船上连冰都不带。当天去当天回,打回来的海货保证新鲜。”宅科村书记高申绪告诉记者,开海是这个小渔村的头等大事,“每天7点左右就有人在等船回来,一过上午9点,这里就人山人海了,喜欢吃小海货的都愿意来宅科淘。”

延长休渔 渔民赞成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伏季休渔整整提前了一个月,渔民对此怎么看?

“这些年的海货越来越少喽。品种少,个头也小,以前还经常能捕到野生大黄花鱼,现在几乎碰不到。”年近70的老渔民王洪福是土生土长的灵山卫人,他是亲眼见海鲜种类慢慢减少的一代人。在他眼里,伏季休渔期延长对渔民来说是好事。他说,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很多鱼的繁殖和生长期,延长休渔能让小鱼有时间长大,渔民也能捕到更大更好的鱼。

“一条两三两的鲳鱼,每斤才七八块钱,但如果等它长到半斤大,每斤可以卖上80元;二两大的刀鱼一斤也就卖七八块钱,如果长到一斤重呢?那就要卖150元了。翻番都不止。”提及海鲜大小对价格的影响,肖钢抓起筐里的鱼给记者做对比。虽然少了一个月的捕鱼期,但肖钢认为这都是值得的。“现在都在说可持续发展,我们天天与大海打交道,这些道理都明白,延长休渔期是为了以后更长远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 提振渔业

记者从区海渔局了解到,从中长期来看,延长休渔期会对新区渔业起到提振作用,通过良性洗牌,剔除违规滥捕的低端渔船;通过渔业资源的休养生息,来提高大吨位合法渔船的收入。“休渔期对今后渔业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好处,保护了资源,鱼的质量和规格会变大,以前是以量取胜,现在是以质取胜。原来半斤的鱼,现在休渔期长了,能达到一斤,它的效益是要翻倍的。”区海渔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休渔期间新区有大批养殖水产品供应,再加上冷冻海鲜,市民吃海鲜不会受太多影响,价格也不会浮动太大。休渔调整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确保水产资源稳定,还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王 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