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董家口循环经济区:

建世界级大港 筑蓝色新港城

近年来,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发力建设第四代物流交易港、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现代化蓝色新港城,擘画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改革创新,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打造青岛市区域发展次中心,助力“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

建成世界最大码头对标世界一流大港

作为国内知名的深水大港,董家口港近海1公里,水深可达-20米,常年不冻不淤,是天然的深水良港。2016年7月18日,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拿到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为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注入了新动力。

目前,董家口港建设有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累计靠泊40万吨大船63艘,占全国的72%,成为“国际巨轮”的主港湾;建成国内最大的45万吨级原油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1800万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累计靠泊油船201艘,接卸原油1496万吨;建成沿黄流域最大的粮食接卸码头,累计靠泊粮船24艘,接卸大麦、豌豆、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75万吨;建成国内最大的配套堆场,矿石堆场400万平方米,一次性堆存能力达5500万吨以上。

集聚百亿产业项目带动区域发展“加速”

借势新区发展的东风,目前董家口区域内签约入驻重点产业项目已达50余个,其中过百亿元项目7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投资项目14个;投产试投产项目31个,总投资660亿元;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357亿元。经济区已初步培植形成以百亿级项目为龙头、高端产业链项目为主体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粮油与冷链、航运物流四大主导产业集群。

同时,经济区突出发展蓝色、高端、新兴产业,依托一批百亿级、十亿级产业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力促光伏新能源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双星高性能子午线卡客车轮胎、阳煤4万吨碳酸二甲酯等12个项目投产,加快培育钢铁冶金、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木材深加工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00亿级产业园,进一步构建布局合理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现代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

构建双层管理构架激发功能区新活力

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功能区活力,董家口经济区近年来大胆开展创新性尝试,在现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理事会+管委会”双层管理架构。其中,董家口经济区理事会是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开发开放、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而设立的议事决策组织,主要研究决定董家口经济区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重大事项,包括经济区发展战略、重点规划、项目建设、产业政策等重要事项;经济区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经济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由理事会研究决定的其他事项等。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则为理事会执行机构,负责落实理事会确定的重大事项。

“以前,涉及董家口经济区企业建设发展的一些重大事项,要么是企业找董家口管委,管委再协调镇街及其他相关部门,或者提交到新区层面,要么是管委组织企业座谈讨论,都是临时性、随机性、被动性的。”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理事会成立后,建立起常态化机制,重点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能极大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效能,推动董家口经济区加快发展。”(董梅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