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政府贴息贷款、专业老师指导……新区一对夫妻种木耳搞养殖,发展林下经济

帮扶政策给力,小夫妻创业劲头足

“现在种植规模扩大了近三倍,政府还有贴息贷款,我们干得更带劲了!”大村镇田庄村的麻芳芳、孙增有夫妻俩告诉记者,他们不仅种植黑木耳,还搞起了养殖业。新区获批三年来,他们成立了“青岛增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享受到政府的贴息贷款政策,扩大了种植规模。如今,他们尝到了林下经济的甜头。

夫妻响应号召返乡种植木耳

6月12日,记者见到了正在采摘木耳的麻芳芳。“今年木耳长势不错,收购价格也挺高,很多收购商都提前来订货。”麻芳芳介绍说,他们小两口原本在外打工,2006年,大村镇号召当地村民种植食用菌,孙增有有了种植黑木耳的想法。“朋友家的木耳收成好,卖了个好价钱,我就坚定了种木耳的决心。”孙增有说。

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家种木耳,麻芳芳虽然有点不情愿,但她相信丈夫的选择,支持丈夫的决定。“我们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全家搬回村里种植黑木耳。”

养殖各类家禽林下经济有“钱”景

虽然有一腔热血,可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创业前期投入超出了两人的预算,小两口只得租了村子几公里外一个废弃的小学作为黑木耳的发菌室。麻芳芳告诉记者,第一年他们栽培了十万棒,但发酵好的只有三分之一。“租的老房子潮气太大,食用菌得在干燥的环境下发酵。”几经摸索,两人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以前木耳到6月就不再长了,现在技术不断改进,今年木耳生长期延长了一个多月。种植黑木耳就忙半年,剩下半年比较闲。我们就琢磨着搞养殖,正好还能充分利用种植木耳产生的废菌棒渣。”养完木耳以后,两人将鸡鸭鹅散养在木耳地里,让它们吃虫子和废菌棒渣。麻芳芳笑着告诉记者,鸡鸭鹅等家禽中秋节就能见到效益,“跟木耳一样,现在已经有客户下订单了。”

政府贴息贷款扩大种植规模

白手起家,十一年青春,麻芳芳夫妻俩在种植黑木耳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如今,种植规模已经由原来的10万棒,扩大到如今的近30万棒,每棒的干货产量也从7钱左右增产至一两。夫妻俩学到了很多,也尝到了甜头,打算继续走下去。

渐渐地,两人有了品牌意识,销路也从以前的收购商收购路线,改为现在的精品包装,“每年精品包装的货品都供不应求。”

“创业期间,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扩大规模的时候缺乏资金,我们就向政府贷款,有了技术问题也有专业食用菌老师指导。”麻芳芳告诉记者,来年,他们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乘着新区获批的东风,继续前行。(滕以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