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辉煌三载 活力新区”新区获批三周年特别报道⑥

蓝色经济向海兴

新区依海而生、以港而兴。正如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说:“蓝色是新区的最大特色,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获批三年来,西海岸新区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气魄践行了国家级新区的担当与风采。海洋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7%以上的增长速度,蓝色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8%提高到30.2%。2016年,全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66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首次跃居国家级新区首位。

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乘“一带一路”倡议、新旧动能转换东风,向海而兴的新区正率先实现蓝色跨越。

筑牢海洋经济现代产业体系

车子驶出胶州湾海底隧道,放眼看去,胶州湾西岸海工平台钢架林立,这里是世界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基地。

2005年,这里只有北船重工一家船舶海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聚集了10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工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形成国内海工行业最完整的一条产业链。这里也是新区10大特色海洋产业园区之一。

三年来,新区积极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规划建设了海洋生物基因科技产业园、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等10大特色海洋产业园区,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渐成形。

十大园区里,总投资3300多亿元的209个海洋经济项目正加速推进。其中,哈船科技高性能船舶等42个项目投产运营;东方影都影视基地等97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为深入推进陆海统筹,新区出台了“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意见,建立完善陆海规划体系,将5000平方公里海域和2127平方公里陆域同步纳入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创新整合陆海综合管理体制,将15个功能区和板块整合为十大功能区,统筹推进陆海开发建设;出台科技人才支持、重奖科技成果转化和便民服务等新区产业发展的十大政策,建立新区发展政策体系。当前,新区正疾步迈向深蓝,筑牢海洋强国战略支点。

“616”产业体系迈向深蓝加速器

2014年,新区决策者提出了构建海洋特色鲜明的“616”现代产业体系。三年来,新区产业发展突出“蓝高新”,加快“转调创”,正加速走向高端、走向深蓝。

2016年,克瓦纳海工设计投入运营、中船重工装备研究院正式落户,这标志着新区船舶海工产业走向高端取得重大突破。同年,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完成产值86.1亿元,增长16.6%。滨海旅游产业实现总收入 181.6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2006万人次,分别增长 21.2%和10.2%。

在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新区也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其中,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石岭子、高峪及斋堂岛等5处海洋牧场加快建设,推动了新区现代渔业集聚发展。2016年,新区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5万吨,水产品产值73.4亿元。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已集聚了哈工程青岛船舶科技园等120多个项目。鲁海丰游艇码头和7个大型海上垂钓平台投入使用,澳普兰游艇码头、万达游艇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

创新开放齐发力双轮驱动促发展

明月海藻集团被誉为青岛“新五朵金花”中的“海洋之花”。从一个小化工厂成长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不断创新是企业的制胜之道。

在新区,依靠创新向海而兴的企业不胜枚举。以生产白酒为主的琅琊台集团,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衣康酸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海洋微藻DHA、异麦芽酮糖、海洋微藻小球藻、叶酸研发生产基地;东海药业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医用微生态制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新区已成为全省人才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引智示范区。目前,新区共集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6家、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11家,中科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1所知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或研究院,全区累计引进两院院士33人、千人计划专家30人,人才总量达到42万。

三年来,新区把开放做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打造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

未来三年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重大机遇期,是青岛市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全面推进时期,也是新区“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关键时期。新区将围绕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的目标,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破浪前行。(刘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