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感悟孝道新观念

2012年5月19日南方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为父亲做最后的选择——— 医生儿子与肿瘤晚期父亲》,报道了医学博士陈作兵如何对待身患绝症的父亲,给我很多启发。

当查出父亲癌症晚期时,父亲说:“让我安乐死吧?我不想在生命的尽头,看着儿女奔波劳累。”陈作兵忍痛说,父亲,活着的时候你要坚强,走的时候绝对不会让你那么痛苦。

陈作兵将父母送回老家,安排父亲安静从容地过了一段舒心日子。母亲陪着父亲,不打针不吃药,只吃些平常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严格说都是中医的禁忌食品,如猪肉、牛肉等,母亲每天换着花样做,父亲吃得很开心,几乎每天都坐在街头和乡亲们拉家常。每个周末,陈作兵都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村里,陪父亲看毛竹的嫩黄笋尖、山上的溪水。

2012年春节父亲给每个孙子孙女都发了红包,原来每年50元,这一年变成了200元,老人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发红包了。吃了年夜饭拍了全家福,父亲拍照时始终微笑着。大年初一父亲病情加重,按父亲的意愿和陈作兵的建议,拒绝一切化疗放疗,只进行普通补液,对症治疗缓解痛疼。当父亲病危陷于昏迷状态,医生问要不要抢救。陈作兵认为活的是质量,而不是几天的行尸走肉,他打电话告诉母亲,不要采取任何抢救措施,不要打扰他,让他安静地离开。

3月22日父亲安然离世,按他的遗愿,并没做道场。

看完报道,让人深深地感动和醒悟。百善孝为先,陈作兵可谓做出了一个全新的决定,护理方案让老人少受罪,减轻家庭负担。我认为这是真正有孝心的人,让人肃然起敬。同时,还有一个新举动是厚养薄葬,拒绝本村的陈规陋习,给乡亲们保持一个平静的生活环境。

人死如灯灭,每年清明你烧再多的纸,父老也不知道是送钱,你撒再好的酒,父老也不知道入口柔,一线喉,喝了七两不上头。陈作兵敢于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他是现代善待老人、尊重生命、维护尊严、推陈出新的标兵。相反那些不孝子孙,对待老人活着当鬼养,死了当神敬。出大殡、抬大轿、放大炮,鸣锣开道,烧童男童女,弄的全村烟雾缭绕,鬼哭狼嚎,搅得左邻右舍及乡亲们不得安宁。老百姓嗤之以鼻,你前边走他们后面戳脊梁骨,作孽啊!生前拿老人不当人,死了摆谱浪费装孝子,这与陈作兵善待老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从医多年,她与几个朋友一致认为,死得要漂亮点,不希望在ICU病房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全身插满管子,像台吞币机,每天吞下几千元,然后工业化地死去。所以她同几个好朋友成立了“临终不插管”俱乐部,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罗点点的婆婆因糖尿病住进医院,翻身时被一口痰堵住,心跳呼吸骤停,医生第一时间要上呼吸机,罗点点及家人作出决定,停用呼吸机,让婆婆安详离去。

后来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笔记本中有张纸条,婆婆在上面写着在她生命走到尽头时不要过度抢救的要求。罗点点向我们展示了她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并且区别对待、免受痛苦、回归自然。陈作兵给我们展示了他维护尊严、关爱老人、实事求是、废除陋习,向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挑战,向劳民伤财的村规叫板,值得人深思。

这正是:感悟孝道新观念,父老病危保尊严,晚期临床心舒畅,最后微笑留人间。(臧家春)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