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土审批量质齐升

新区国土部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个半月受理社会投资项目类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1318件并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自6月份以来,黄岛区国土分局在承接了青岛市下放的十项审批权限的基础上,通过审批权限下放镇街园区、压缩工作时限、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有步骤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共受理社会投资项目类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1318件,除不符合受理的退回件8件外全部办结,办结率达到100%。

划拨、出让土地实现“并轨”

为何在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能办结1318件事项?这首先在于改革的魄力。自6月16日起,黄岛区国土分局正式承接了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赋权的10项行政审批权限,企业在当地即可办理包括7项行政许可、1项非行政许可以及3项监督服务事项在内的项目。

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创新。享受赋权的同时,黄岛区国土分局将临时用地、土地预审和设施农用地审批权限这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下放至园区和街道办事处。“通过在南方调研发现,他们的做法是将这几项权限下发到县一级政府,但这就需要委托相关单位备案。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直接将权限下放到镇街和园区,一步到位。”黄岛国土分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宋瑞平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该局还将国有土地划拨和出让两项行政许可进行了归并,同时减少审批环节6个,赋权和放权并行使得新区的企业大为获益。“同样一个审批事项,减少了一级一级审批的过程,缩短办理时间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赋权和放权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这正是企业急需的。”黄岛区国土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程明博说。

承诺时限缩至12个工作日

记者了解到,将审批事项承诺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至12个工作日是国土部门落实行政审批改革提出的做法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黄岛区国土分局采用“窗口受理、接审分离、限时办结”的运行机制,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的工作模式,将原先在该局内部相关科室审批的环节一律统一在窗口办理。审批事项不必再由申请人逐个科室办理,一份材料由国土部门在内部相关科室流转,最后由分管领导把关,此举大幅度压缩了审批时限。

“压缩到12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理速度。”程明博说,这12个工作日的审批事项承诺时限不是刻板的程序时间,而是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的服务型性政府建设的一部分,与之契合的还包括延时服务、特事特办等在内的一系列人性化措施。

青岛万德集团的项目部经理徐燕顺对此颇有感触。“当时我有一笔一千多万元的银行贷款急需到区国土分局办理土地抵押相关手续,必须在下个周一前办理好,要不银行就不放款了,可是当天是周六休息时间。”心急如焚的徐燕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黄岛区国土分局的工作人员求助,“没问题,明天我们派工作人员专门为你办理这项业务。”周日,该局工作人员准时来到办公地点,为徐燕顺办理了相关手续。

建全市首个批后监管科

据悉,方便企业到国土部门办理相关社会投资类项目行政审批并非意味着放松对相关项目和企业的监管。为了提高监管效率,规范监管流程,防止多部门重复监管和遗漏监管的情况发生,今年6月,黄岛区国土分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科,将土地的批、供、用、补、查这五个环节的监管统一到一个部门,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

“将分散在各个科室的监管职能集中到批后监管科之后,工作目标更加明确,监管的质量和力度也不断增强。”该局批后监管科科长耿金刚告诉记者,“批后监管科的责任覆盖了从土地出让金缴付、土地交付、公示、开工、竣工到核查验收的全过程,确保项目按时按期,保证质量,防止土地闲置。”这一创新之举与新区的监管工作思路不谋而合。“以前,往往重事前监管,轻事中和事后监管,容易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现在要求前后监管并重,宽进严管。”耿金刚说。

据了解,9月上旬,黄岛区国土分局还将出台《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社会投资项目用地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张炜伟)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