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走进“核武老人”魏世杰系列报道之一

峥嵘岁月 梦写青春

编者按:

作为核武器研究专家,他资历深厚。作为作家,他著作等身。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以身作则,甘于奉献。作为一家之主,他一肩挑起生活的重担。他就是极富传奇色彩的“普通人”,开发区科技局退休干部,人们尊称为“核武老人”的魏世杰。

2012年9月,一部大型长篇电视连续剧《青海花儿》横扫电视荧屏,剧中展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激昂青春,勾起了一代核武人的集体回忆。

“相隔半个世纪,同样的景象再次出现在视线中,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去形容。”作为这部电视剧原著《禁地青春》的作者,魏世杰端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镜头,重温当年的青春岁月。

回想起当年的艰苦生活,魏世杰眼神中闪过一丝惆怅。“在普通人眼里,我们干的都是‘大事’,但不管谁问起我,我都会说我不过是个普通人,过得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要是硬说有点特别,那不过是有些故事可以说说罢了。有的写成了书,有的还保留在记忆深处,有的却早已埋在了心底。”《青海花儿》,便是那最皎洁的一朵回忆。

初露锋芒与书为伴

1941年,魏世杰出生于即墨。因为出生在动荡年代,魏世杰直到解放后才慢慢接触文学。

时代的闭塞,让当时的中国人对世界知之甚少。中学期间,因为父亲是学校的校医,魏世杰比其他同学享有更多的便利,他把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学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苏联文学巨著。“书中记录的往往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之外的新鲜事,通过常年的阅读打开了我发现世界的窗口,也让文学逐渐成了我的特殊爱好,并终生不渝。”这时期,魏世杰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宣读。他还主办班级板报,撰稿组稿,这为他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9年,魏世杰考入山东大学物理系。当时学生中流行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理科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但他依然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成绩都在优良以上。延续着阅读的好习惯,山东大学图书馆成为魏世杰求学期间最常去的地方。

随着阅读数量的不断攀升,魏世杰开始结合自己的专业写一些科普小文章,磨练自己的文笔。没多久,《山东科技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论灰尘》。“200多字的小文章,报社给我寄来一份报纸,一张汇款单,一共2块钱稿费。看着报纸上的小豆腐块,我激动地一晚上都没睡着觉。现在想想或许是有些可笑,但是正是这篇文章给予我激励,让我找到了一条通往文学世界的道路。”大学期间,魏世杰发表了七、八篇科普文章,撰写的小文章更是不计其数。

魏世杰相信文学世界的纯洁,并亲自进行了验证,文学殿堂是真实存在着的,而且无限的接近自己,他感到了无上荣耀。正所谓“一花一世界”,魏世杰第一次看到这世上之“花”,又如何能不动容。

动荡岁月潜心积淀

1964年9月,从山东大学毕业的魏世杰被分配到了远在青海金银滩的我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国家二机部221厂,从事核武器炸药研究。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23岁的魏世杰在罗布泊的荒漠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然而。还没等正式投身研究工作,魏世杰就参加到了如火如荼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

这期间,魏世杰吃住在青海当地老乡家中,与老乡一起劳动。“那时青海的老乡太穷了,但那里的老乡又太朴实了,总是把最好的饭菜先给我们吃。终日饥肠辘辘,搞‘四清’、搞批斗却群情激昂。”许多年后,当狂躁的集体情绪灰飞烟灭,这些记忆并没有随时间一起沉寂,却常常深夜来袭,让魏世杰辗转反侧,他意识到要改变国家的贫困和愚昧,就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养。这可能就是魏世杰致力于科普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原因。

1965年夏天,魏世杰正式到221基地报到,被分配到229厂218室,做了一名技术员。正当魏世杰雄心勃勃准备为国防科研事业大干一场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

一开始,魏世杰还主编了报刊《大批判》,撰写了许多批判文章。到后来,随着基地许多德高望重的老科技工作者接连被批斗、被迫害,魏世杰陷入了迷茫和疑问之中。1967年,氢弹研制成功,魏世杰亲自将其送上火车,他对自己的未来却更加迷惘。“那时候,每天都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对无休止地猜忌和怀疑,都要靠自己慢慢消化,那种无能为力感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魏世杰都过着梦魇般的日子。这些经历都能在日后的文学作品中找寻出踪迹,也让他的作品沾染了独特历史韵味。

熬过最艰辛的“文化大革命”时期,1972年12月,魏世杰到四川基地报到,被分到三所301室任技术员。魏世杰痛惜白白浪费的数年光阴,一头扎进工作中,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地去攻坚克难,主持了17项有关第一代、第二代核武器的科研项目。

除了在工作上取得了骄人成绩,这期间魏世杰还创作了《原子小演义》、《飞行传奇》等科普作品。两部著作均以章回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原子弹研究和航天技术的历史发展。“如果群众有科学知识了,也就有了思想和主见,就很难被愚昧的现实蒙蔽了。”魏世杰如是说。

接连出版了几部科普作品,魏世杰也成了名人。1985年,九院准备编发院刊《曙光报》,魏世杰成了不二人选,任主编兼编辑科科长。在魏世杰的带领下,《曙光报》办得有声有色。魏世杰开始慢慢从科研工作一线转向文学创作的既定道路上来。

当时,恰巧国家要编撰《当代中国》和《中国军工史》,魏世杰接下了这个重任。他阅读了关于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大量档案和资料,访问了数以千计的当事人和见证人,高质量地完成了《当代中国》、《中国军工史》的编撰工作。

这些繁琐的编撰工作,都为后来魏世杰的写作提供了素材:“虽则曾经我所经历的一切多是苦难,但现在看来都显得弥足珍贵。我所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让我逐渐转变认识世界的方式,改变立身的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回归本真埋身创作

1989年,魏世杰离开了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来到开发区科技局工作,支援地方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忘文学创作。退休后,他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

2009年11月开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魏世杰每天多则3000字,少则1000字,整整写下了45万字,将自己在国防科研战线整整26年的经历用电脑记录下来。魏世杰将这些文稿传给他的学生王月玲,王月玲整理后发表到了天涯社区。

由此,化名“核武老人”的魏世杰红遍天涯论坛,连载他26年核武生活的回忆录,也获得了一年600万的点击率,6万多条回帖,被誉为天涯最干净最感人的帖子。紧接着,有许多公司找上门来想要改编这部作品,青岛出版社也将回忆录集结成书,成就《禁地青春》。《禁地青春》让许多当年一起工作的老同事,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的人见到我或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都会主动问一问。我想说的是,我所记录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不过没有谁完全就是书中的人物,故事就是为了让我们回忆,让我们不要忘却那段珍贵的回忆。”通过这本书,许多当年的老同事又重新建立起联系,这成为魏世杰写《禁地青春》最意外的收获。

直到现在,每天上午魏世杰依然潜心创作,把自己关在小书房里,对着电脑不住地回忆往事。“我现在正在创作一部作品《紫蝴蝶》,这部作品与我的家庭经历有关系,记录的是在精神病院中发生的故事,也是源于生活,我也希望它也能反映出真实的生活。”对魏世杰来说,这必是一部题材更加沉重的作品。

“要说前几年,我真有个愿望,就是在我有生之年写一本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现在我做到了,但是我还不满足。”透过老花镜,那是魏世杰已发白的睫毛遮不住的执着而坚毅的目光。

高晓琼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