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红薯甜透农户心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锅肉,二十七杀年鸡”。春节的习俗代代传,六汪镇大沟村的单连明也不例外。不过,最近几年他增加了一个新活计——清理自家的红薯仓库。

2月1日,记者见到单连明时他正在仓库内挨间清理。“今年的红薯品种好、卖得快,仓库老早就空了。”临近年关,仓库的整理工作成了他“忙年”的重要环节。他说,“红薯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过年得把仓库收拾利索,来年讨个好彩头!”

记者了解到,由于山高沟深、干旱少雨,以往大沟村的村民们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年年祈求风调雨顺,好有个满意收成。近两年,大沟村找准定位,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村里地势高洼不平,好多经济作物在别的村种植得很成功,在我们村却不行。”单连明说,后来他瞅准适宜村里土地生长的红薯,一炮打响。“不过前几年种植的品种,有顾客反映丝多不甜,我就想着换个品种。”为此,四十多岁的他开始在儿子的指导下接触网络,并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村种植的“西瓜红”和“红香蕉”两个品种。

现在,单连明每年从河北引进新品种红薯苗,带动村里七八十户村民搞红薯种植产业。不仅如此,他还将眼光放长远,盖起红薯窖做红薯收购买卖。“平均一块五毛钱一斤,一年连收购带种植能卖上100多万斤,年收入40多万元没问题!”单连明笑道,怎么也想不到种红薯让自己奔上了小康,还带着村里人一起致富。

“村里还打算打造红薯品牌,成就‘甜蜜’产业,持续为村里的百姓增收!”在单连明的脸上,记者看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盼。

王 雪

■记者手记

走在大沟村,记者发现这里几乎家家门口都停着一辆小汽车,汽车已成为村里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冬日的暖阳中,干净整洁的乡间公路、整齐划一的农家“四合院”鳞次栉比,有的村民在蒸年糕,有的村民在清扫院落准备挂灯笼,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村民们心底流淌出的幸福,不仅源于节日的喜庆,也来自新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区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