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年俗:道不尽的故事和风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我国民间过年在古代曾专指“立春”,后来人们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现在使用的农历(1970年以前称“夏历”)。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沿用公历和农历两种历法纪年,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干支历法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日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新区民间称过春节为“过年”,而把阳历的元旦称为“阳历年”,一般不太重视,甚至没有什么庆祝活动;把腊月二十三称为“过小年”;把除夕和春节称为“过大年”。但实际上所说的过年并不仅仅是指正月初一这一天,也不仅仅指除夕那一日,而整个农历腊月和正月,都处于年的氛围之中。因为这两个月是一个旧年尾、一个新年头,属辞旧迎新的两个月。民间有谚语“进了腊月就是年”、还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反正进入腊月门,年的气息就会渐渐扑面而来,人们开始为过年作准备——“忙年”,直到除夕吃了年夜饭,正月里就是通过吃喝玩乐、走亲访友、亲朋聚会等形式庆贺新春。其实过年过的就是气氛,享受的是准备的成果。

新区的年俗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形式内容基本一致、大同小异。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及传承,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传统的习俗还相传至今,如送灶王、扫尘、办年货、贴年红、祭祖、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分压岁钱、放爆竹、磕头、拜年等。

【年前习俗——忙年】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开始忙年。男士赶年集,置办年货,主要包括鞭炮、香、蜡、烧纸、封窗纸、报纸、日历、年画、灶妈儿(灶神像)、窗旁、窗花、门对(对联)、福贴等。肉鱼及蔬菜之类易腐食品尽量临近年前购买。女士则主要负责打扫卫生、做衣服、蒸干粮等家务。

【二十三——过小年,祭灶,又称“辞灶”】

是日,要把灶台刷干净,提前摆置酒肉、糖果、两双筷子等供品,晚饭时下出水饺后,把旧的灶妈(又叫灶王、灶君、灶神)取下烧掉(待除夕日再把新灶妈贴上),供上两碗水饺(因为有灶王爷、灶王娘二人),烧香、点烛、烧纸、放鞭炮。

民间传说:灶王爷将于这一天去天堂“开年终总结会”,主要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好酒好菜盛情款待灶神,为其送行。灶神“吃了人家的嘴软”,就不好意思讲坏话了。据说有人在祭灶时一边磕头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灶王爷、灶王娘,吃了古扎(水饺)上天堂;上了天堂多说好(话),少带是非多带粮;大米白面不嫌后,玉米地瓜也将就……”目的就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口安康。

【二十四——扫尘日】

扫尘俗称“扫屋”,就是指年终大扫除,是过年除旧布新的主要习俗之一。这也是人们素有的传统习惯,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寄托了劳动人民的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二十五——做豆腐、糊窗户】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豆腐谐音“都福”,过年吃豆腐,寓意全家人“都有福”,表达了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

还有一说:“二十五,糊窗户”。因为旧时农户家的窗户是木棂子的,秋末冬初天气凉爽时就要用封窗纸(白色薄纸)封上,过年了要除旧换新,换上新的封窗纸,这就叫糊窗户。

【二十六——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意思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比较贫困,家里的人口又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不管怎样也要操持点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所以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二十七——天下集】

在各地农村,这一天到处都是大集,主要是以前忙碌来不及购买年货的,和以前集市上购买年货时漏落物品的人,数一数算一算,过年用的烟、酒、鱼、肉、鞭炮以及走亲访友用的礼品是否购买齐全?进行查漏补缺。

【二十八——把面发、挂年画、贴窗花】

年谣云:“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把面发、打糕蒸馍是指家家忙于发面蒸饽饽(白面馒头)、蒸糕(高粱或小米糯米)、蒸黄儿(即豆包,外皮是白面,内包压碎的瓜干、豌豆、红豆等馅)、发米面(用玉米面做的发糕),总之做下一个正月吃的熟食。所谓挂年画、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窗旁、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二十九——祭祖、贴年红、除夕、守岁】

岁除,又叫年除日,时值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那天晚上叫“除夕”,意为“岁除之夜”,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这一天是过年的高潮阶段,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贴年红】

年红即春联、门神、年画、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都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有些如年画、窗花等前几天已经贴好,除夕日上午重点是贴春联、福贴等,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祭祖】

除夕祭祖由来已久,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忘祭拜祖先,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以前有宗祠的到宗祠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没有宗祠的到祖墓祭拜。现基本祭拜方式是在除夕日午饭后,男士们领着孩子和本家人一起,成群结队,带着贡品、酒菜、烧纸、鞭炮等到祖坟祭拜,名曰“领”(请)老爷老妈(列宗列祖)回家过年。祭拜回家后要在堂屋正面挂竹子或将祖先牌位摆在正厅,摆供品,点蜡烛、烧纸、燃香,然后祭拜者按长幼顺序进行跪拜。之后从年夜饭到初二送年这阶段每顿饭前,都要先供上饭菜再祭拜一番,初一晚辈来拜年时先在厅前给祖先磕头祭拜,然后再给长辈磕头问安。

【年夜饭】

除夕日晚饭,合家团圆、同席共欢,美味佳肴尽为所享。这是农村人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餐,有的家庭为了给五更吃饺子腾出更大的空间,把这顿好饭改为午餐,而晚餐吃的简单一点。一般吃过晚饭后就不出门了,开始在家“守岁”,彻夜不眠。全家人包饺子,并在饺子中包入几枚硬币,吃到硬币者,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有的包上红糖或白糖,寓意吃到甜头。还包些元宝形的饺子,寓意招财进宝。水饺包毕,小孩到院中燃放几个爆仗,当听到谁家放爆仗了,就意味着包完水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有了电视,全家人包着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午夜十一时半,主妇开始烧芝麻秸、豆秸煮水饺,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烧豆秸,出秀才”。十二时许,盛上饺子,敬天地祖先、祈鬼神,鸣放鞭炮,阖家团聚,吃团圆饭,说吉利话,以志新岁即始。

【磕头】

吃罢团圆饭,大人带头到堂前给老爷老妈(祖宗)磕头、给在世的长辈磕头,接着晚辈们依次给祖宗和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子女睡熟后,把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下,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同时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守岁】

除夕守岁也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大年夜遍燃灯烛,这叫“点岁火”“燃灯照岁”,据说如此照岁之后,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吃罢团圆饭守岁、彻夜不眠,是因为院子里挂的灯笼不要熄灭,直到天亮,每个房间也要整夜灯火通明,以前照明用的煤油灯需要及时加油,厅堂上点燃的蜡烛需要有人照看、燃着的香“尽”了要及时更换,从安全角度讲守岁是很有必要的,从娱乐方面讲,全家人欢聚一堂说说笑笑到天亮也是其乐融融。另外有不少地方有拜年趁早的习俗,吃罢年夜饭接着去给自家长辈拜年,这样年长者要接待拜年者是不能睡觉的。

【拜年】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给本家长辈磕头问好、去亲朋好友家和邻居家祝贺新春。正月初一天刚亮,男女老少衣着更新、涂脂抹粉,打扮得整整齐齐,自家弟兄姊妹成群结队、走街串巷,举行拜年仪式,先拜本家长辈,后拜邻里,互道“过年好”或“恭禧发财”。旧时,老者端坐炕上,小辈则进门磕头问好。老者家中都备好香烟、茶水、糖块、花生、瓜子之类,很多地方还保留喝酒的习俗,晚辈来拜年时,自家较近的婶子大娘把提前准备好的几个小菜端上来,每人喝上一杯。长者对来拜年的幼小晚辈还赐以“压岁钱”。

【送年】

初二晚上,再次包水饺,鸡叫前煮熟,在堂前供上几碗,点燃蜡烛、烧纸、敬香,再度鸣放鞭炮,这就是送年。

【出门儿】

西海岸新区正月里走亲访友叫做“出门儿”,自初三开始,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携带礼物登门拜年,饮酒取乐拉家常。到岳父家拜年必须在正月初三或初四,余者不论。亲戚多者走亲访友要一直进行到正月十几,甚至持续到二月。单宝尊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