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琅琊镇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途径

近年来,琅琊镇聚焦传统文化、乡风文明、群众需求和融合发展,持续推动文化领域改革创新,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探索出一条乡村文化振兴新途径。

实施传统文化保护 传承延续乡村文脉

2018年9月23日,新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文化活动在琅琊镇拉开序幕,活动中琅琊镇结合海洋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举办了以“为乡村振兴点赞·为农民丰收喝彩”为主题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极大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豪感。

近年来,琅琊镇立足深厚的文化资源,创新“传承+发展+运用”模式,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全镇精心打造了民俗文化品牌,突出海洋文化、祈福文化和渔家文化特色,深化提升民俗文化品牌影响力。

在加大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琅琊镇成功举办第55届、56届大型“琅琊祭海”活动,吸引各地游客10万余人;创新成立琅琊文化研究院,引进高端专业文化人才,大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目前,琅琊竹艺、琅琊粉条和斋堂岛传说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琅琊祭海”列入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发力优秀文化培育 引领形成文明风尚

同时,琅琊镇利用照片、录音、视频、文字等载体,确立“人物”“老物件”等主题,创新建立“乡村记忆”工程数据库,并率先在蒲湾、陈家贡两个村庄启动试点,为全镇开展好“乡村记忆”影像版打下坚实基础。“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注重将文化与现实结合,让百姓在生活休闲中了解文化、感受文化。秉持这一指导思想,总投资2600万元的夏河城遗址公园再现了‘琅琊古郡’‘夏河古城’的历史风貌。”琅琊镇分管宣传的副镇长赵敏介绍说,夏河城遗址公园以生态建设、秦汉文化、古城墙遗址保护为重点,将秦汉文化落墨于山水之间,公园的交通、排水、照明等设施完善,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绿色生态人文景观,周边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城市公园的惬意生活。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琅琊镇连续三年开展了“崇德向善·大美琅琊”寻找最美琅琊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挖掘出94名最美琅琊人。以“最美琅琊人”道德模范为骨干的镇级百姓宣讲团,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宣讲方式,深入到基层、农村,甚至田间地头进行宣讲30余场,在全镇掀起“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浓厚氛围,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形成,提升了全镇文明程度。

促进公共文化供给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此外,该镇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为百姓提供有效文化供给服务,投资300余万元,实现58个村(居)文体广场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活动场所,全镇还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青岛市一级标准综合文化站。

全镇从2018年初陆续开展了一批高质量、有温度、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其中“戏剧文艺乡村行”“琅琊味道”评选、农民趣味运动会、“舞动琅琊”广场舞大赛、“琅琊之声”歌咏比赛、“新区梦·琅琊情”诗歌朗诵比赛得到全镇群众的充分认可,在活动中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党的理论政策相结合,用“小文艺”讲好“大道理”。

“结合‘舞动琅琊’广场舞大赛,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四对四员’活动,引导4500余名广场舞队员争做政策法规‘宣传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社会治理‘监督员’,思想行为的‘导航员’,推动全镇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赵敏说。张希文 王暖国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