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政务服务加速度 提升群众满意度

■开栏的话: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今年以来,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今日起,本报开设“民生新常态 百姓新幸福”专栏,聚焦政务服务、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看病就医、文化生活、社会治安等领域民生实事的推进情况和实绩,在全区营造推进共享发展的浓厚氛围。

群众办事“一窗受理”,关联事项“一链办理”,让办事群众只跑一次腿甚至零跑腿,新区聚焦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利企便民,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

一窗受理优化流程政务服务“一次办好”

9月28日,从事房产中介工作的刘涛带着客户来到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二手房过户手续,取号、材料过审、签字、拍照、交税,不到两个小时就办完了过户手续。“以前带客户办理过户,经常凌晨就来排队抢号,需要抽好几个号,跑好几个窗口办业务,各个窗口都得排队,经常跑两趟都办不完一例;改革之后,办事程序精简了、流程也优化了,不到两个小时办完了过户,而且不用排队,即来即办,还真是一次就办好了。”刘涛兴奋地告诉记者。 刘涛所感受到的便利,源自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地税部门推出的“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改革。“我们会同税务部门制定了‘一窗受理’优化升级工作方案,不动产登记与税务窗口人员合并办公、统一要件,一链办理,办事环节由原来的五个缩减为现在的综合受理、综合收费发证两个环节,登记案卷受理完成后,申请人当场缴纳税款,真正实现‘进一个门’‘叫一次号’‘跑一次腿’。”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王瑞霞说。

不动产登记改革只是新区“一次办好”改革的缩影。2017年以来,新区贯彻落实各级“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利企便民。

2017年3月,新区组建了全省首家行政服务局,对全区35个审批职能部门的123个受理窗口进行整合,设立13个综合受理窗口,由行政服务局统一管理,全口径受理企业群众申办的所有事项。新区行政服务大厅受理窗口减少了89%,窗口工作人员减少了68%。今年5月开始,新区“一窗受理”再升级,把分类设立的13个综合受理窗口进一步精简整合为10个,受理人员由“专科”向“全科”转变,像银行一样“每个窗口办全部”。同时,设立制证中心,入驻行政服务大厅所有事项,实行证照统一制发,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邮政快递,给办事群众提供双向免费快递送达服务;1-8月份,新区行政服务大厅统一制发证照3070件,快递送达757件。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新区还探索实施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日前,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每名工作人员柜台上都摆上了一台崭新的平板电脑,显示着工作人员的照片、工号、职责和一个醒目的微信二维码,这是新区创新推出“微信好友”帮办服务的标配。

“‘微信好友’帮办服务,就是窗口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工作微信号通过平板电脑向办事群众公布,如果办事群众申报材料不齐全,可与窗口人员加为微信好友,窗口人员与申办人实时沟通,远程指导修改完善相关材料后,申办人可不必再来大厅,通过快递到付方式邮递给窗口人员即可,窗口人员办结后再快递送达申办人,真正实现‘一次办好’‘零跑腿’。” 新区行政服务局综合受理人员丁金源告诉记者。“我上一次去大厅办理业务,与26号窗口的工作人员加了微信好友,这两天需要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业务,我通过微信提前与工作人员沟通并准备好了材料,今天到大厅很快就办好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项,将相关材料准备好寄过来,就可以在家里拿证,一次也不用跑了。”9月29日,哆来咪幼儿园工作人员陈立红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业务,手续办理的便捷程度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通过这种便捷、高效、经济实用的方式,让每一位窗口受理人员都成为代办员,真正把‘一次办好’做细、做实、做到位,让群众只跑一次腿,甚至零跑腿。”新区行政服务局局长胡英介绍说。

此外,新区在全省率先建设“一窗式”网上综合受理系统,入驻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开通外网申报功能;1-8月份,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办理业务55542件。政务服务大厅还建立了电子“二维码”清单,入驻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每个事项都有一张“受理清单”,每个清单形成一个“二维码”,办事企业群众只需“扫一扫”,即可“码”上办事,避免不必要的“往返跑腿”。 宋迎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