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大沟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村民脱贫增收

秋收时节走进大沟村,成片的特色农产品即将进入收获季,丰收的喜悦早早在村民们脸上漾开。

“近两年我们找准定位,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大沟村支部书记逄宗淑告诉记者,大沟村地势高洼不平,耕地不能成方连片,“于是我们就瞅准了适宜村里土地生长的农产品种类,比如地瓜、板栗,然后鼓励和发动村民广泛种植。”

能人带领集体奔向小康

脱贫找准了路子,大沟村的发展便迈开了步子。

400亩板栗、300亩芋头、100亩红薯……现如今,特色种植渐成规模,这个几年前被定为省定贫困村的小村庄顺利脱了贫。

眼下正是红薯的收获时节,走进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为迎接红薯的丰收忙碌地准备着。“还有几天就要收获了,今年红薯长势好,收成一定不错。”单连明是大沟村红薯种植大户,更是村里红薯产业的“带头人”。

“前几年种植的品种市场反馈不很好,顾客普遍反映丝多不甜,我就想着换个品种,提高红薯品质。”为此,四十多岁的单连明开始在儿子的指导下接触网络,并对比出适合自己村子种植的“西瓜红”和“红香蕉”两个品种。

现在,单连明每年从河北引进新品种红薯苗,带动村里七八十户村民搞起了红薯种植产业。不仅如此,他还将眼光放向长远,盖起红薯窖做起了红薯收购买卖。“平均一块五一斤,一年连收购带种植能卖上100多万斤,年收入40多万没问题。”单连明笑道,怎么也想不到种红薯让自己奔上了小康,还能带着村里人一起致富。

拓展销路破除种植困境

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种植和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是不少地方农产品滞销的共同原因,大沟村也曾面临此种困境。

“在村里务农的大部分都超过50岁,收了作物卖不出去也让村民们愁了好一阵子。”逄宗淑介绍说,为此村两委班子成员聚在一起想出路、找对策,“最终我们从区里申请了19.62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把村里的大集作了一番大改造。”

彩钢瓦交易大棚、240米的新建摊位、800平方米的水泥地面……从此大沟村的集市告别了看天摆摊的境况。“现在刮风下雨都不耽误买卖,农产品交易量明显增加,单是红薯一个集就能销售3万斤左右。”逄宗淑说道,集市改造后不但增加了农产品交易量,更是促进了村民增收。

种植业红红火火,大沟村又将思路放在养殖上。“这两年羊的价格一路涨,村里就想着赶一赶市场的潮流。”大沟村组织委员邓加林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的又一项正确决策,养殖户从原来的百八十户直接翻了一番,村里的大集也发展成周边最大的羊市,带动起周边村庄甚至胶州的养殖业发展。

百姓获益巩固脱贫成效

利用24.9万元扶贫资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利用180万元扶贫资金购买黄发集团商业资产……在探索适宜本村的种植、养殖业之外,大沟村两委班子更是积极引进新的扶贫项目。

“现在光伏项目年均能收入近3万元,商业资产也实现了38.4万元的租金收益。”逄宗淑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扶贫项目收益共计430968.62元,不但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今年1月份还为32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1.6万元取暖补助,村庄安全监控设备目前也正在安装中,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大沟村百姓的脸上,满满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下一步,我们打算把村里的红薯、芋头、板栗等经济作物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让种植真正成为一项产业,持续为村里的百姓增收。”逄宗淑向记者说着村里接下来的计划,村里还计划打造一条进村扒芋头、地瓜——摘葡萄、鲜桃——沿河公园休闲观光的旅游路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村民和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增加,巩固脱贫成效。

文/图 王 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