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老油坊:渐行渐远的农耕文化符号

几间空筒子土房坐落在村子西头,宽不过4.5米,长不到20米。

最东头的一间,北边放着两个大油缸,余出的地方是为了供人们夜间睡觉休息而搭建的一个床铺。铺上面是一个平面棚子,为了增加空间,搭建的时候只用几根长木,一头插进屋山上凿出的孔里,另一头用铁丝牢固地绑在横梁下边,在长木之间铺上木板,木板上面铺上草毡,再搭建一个便梯,就成了一个空中通铺。

南边是土炕,土炕的炕面是一张炒胚专用的厚铁板,炕西头连着一口蒸胚专用大锅。大锅旁边是踹垛饼的场地,往西一字型排列着三、四个老式螺旋压榨机,这是榨油区。

整个区域需要保持高温,所以用旧棉被之类封门堵窗,劳工们在里面赤膊光腿,袒胸露怀,只穿一件短裤,披一件短袖衣劳作。再往西,隔壁就是碎米机,最西端是交易场所,一台陈旧的机械磅秤,一张放着单子的办公桌,这就是我印象中的老油坊。

生产队时期的花生油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油坊里压榨而成的,分田到户后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是这种工艺。

农户们大多直接用花生米换油,花生米多的时候也可以包槽,也就是单独加工,装满一台压榨机,出油率高低自认,油坊只收取加工费。

换油首先要经过验货。验货员是油坊收益的关键,必须可靠。你看他笑咪咪地打开袋子,从表面抓起一把,用力一攥,对这一袋花生米的干湿度立判,再贴近眼前仔细观察米子的成秕,对这袋米子的出油率就有数了。然后把袖子一撸五指并拢伸直,如铁砂掌一般直插袋子纵深,掏出一把,同样是一攥一看,就知道袋子上下的花生米是否表里如一。

验过后,他会婉转地告诉你:“不太干啊,也刨早了,上油不足。”他绝对不会说你把大个的挑拣了,“三两七吧。”这就是出油率了,若是客户争执,也会给三两七五,其实验货员早就留了余地。待达成交易,然后就是开单子,收取加工费,约定取油时间。

榨油的时候,把花生米破碎就是生胚。生胚要先蒸熟。一口大锅半锅水,座上一个底部有密孔的圆形铁蒸桶,蒸桶与锅沿连接处围上一个沙袋,确保蒸汽不溢出,蒸桶里铺一张大包袱,生胚平摊在大包袱上,每次蒸一个饼的量。蒸到火候,提起包袱四角,迅速倒在铁板上,进行下一步的翻炒,去水提香。

掌握火候至关重要,轻则香味不足,重则糊味有余,影响油质。翻炒工一脚站地一脚踏在凳子上,双手舞动着大铁铲在铁板上嚓嚓作响,左翻右转,前扒后拍,汗水和蒸汽混合,顺身而下湿透短裤。眼见熟胚逐渐由灰白而金黄,油香愈浓,火候已至,迅速出锅。

下一步就要做胚饼了,俗语叫“踹垛”。两个高约3厘米、直径约60厘米的模具铁圈摞在一起,上面铺上一层提前做好的直径是铁圈两倍的油草垫子(这种油草是专门种植的,可以循环使用,后来就用稻草或蛇皮布替代了),倒进熟胚,中间的油草被压到圈底,长出的部分被铁圈立起来了。

踹垛工穿上草鞋,拽住从房檩上悬下来的拉绳,踏进铁圈里,用脚把滚烫的炒胚躺平踩实,然后把左脚伸到右边圈外,用脚的外侧把站立的油草向圈里卧倒、踩住,抬起右脚在卧倒的边缘处用力一踹,使之不再复起,直至站立的油草全部平卧胚饼上,同时使胚饼更结实。然后取下一个铁圈,调整另一个铁圈使之位于胚饼中央,完成后码到压榨机上。

胚饼码到一定高度就算一槽,可以压榨了。当时采用的是螺旋压榨机,将铁管插入转盘的插孔旋转,随着压盘不断下压,清冽的花生油便从铁圈间渗出流到下面的油槽里,汇到油桶里,最后倒入油缸沉淀。这个过程是有间歇的,不能一气呵成。虽然工艺复杂,但却不掺杂任何化学原料,榨出的油香味浓,容易贮藏。

这一槽停着漓油,抽上一袋烟再继续下一槽。

我的童年正值60年代,缺少油水,营养匮乏。每当闻到从老油坊里漂出醇厚、浓烈的香味,就会口水泛滥。邻居小伙伴的大伯在油坊里做工,我便与他结伙,随便编排个理由去找他大伯。

我们悄悄地混进油坊,溜到压榨机边,趁大人们不注意,快速掰下那些从铁圈缝里挤出来的浸过油又软又香的丝丝翅翅(俗称“拉麻山”),如获至宝。有时转到后边趁别人看不到,从油槽里连渣带油捞上几把,不需咀嚼直接吞咽,透彻心绯的香久久在嘴里徘徊,临走还不忘到炒锅前要上一个胚团子。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榨油方式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了一个渐行渐远的农耕文化符号。刘润清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