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海边荒滩蝶变世界大港

琅琊台湾畔,董家口港傲然屹立。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荒滩,到如今国内第一深水大港雏形初现,海风与浪涛镌刻着经年记忆。

董波法,一位闯海跨洋数十年的老渔民,追忆40年改革开放浪潮,他平凡的话语传递出来的尽是感激与满足……

上世纪70年代家是摇橹船,生长在荒滩

17岁登上渔船,从一名渔船上的伙计变成村里的带头船老大,60岁的渔民董波法时隔多年后仍然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下海捕鱼的情景:身披油布衣,脚穿破水鞋,后背麻线网,摇橹又拉纤……“那时候,我们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以出海捕鱼为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尧头村人就像漂泊在海上的“水上人家”,一家一船,船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渔民的家。

董波法告诉记者,那时的尧头村荒凉、闭塞,称为荒滩并不为过。渔民出海捕鱼的必经路上有一片泥塘,里面杂草肆意生长;海滩边上全是砾石,上岸时要小心翼翼攀爬……“上世纪70年代,出海捕鱼用的是摇橹船,橹桨在海水中划动,靠如此微薄的动力,推动渔船前行。”谈话间,董波法不时挥动手臂,比划着当年出海的情景,“摇橹是很辛苦的体力活,摇不上十几分钟就会大汗淋漓。为了站得稳,渔民都光着脚,五个脚趾牢牢‘钉’在船板上。”

“船小体轻,经不起大风浪,只能在近海飘荡,收获也只能解决温饱。”如今仍然精神矍铄的董波法,当时可是村中的传奇人物,每次出海他都能带回更大、更多的鱼虾。尽管如此,忆及往昔,苦日子仍让他唏嘘不已:“天寒地冻,风就像刀子一样割在身上,凌晨2点多就出海,下午5点多才能回来。”

上世纪90年代弃船做买卖,荒滩变渔港

时代在变,渔民的生活以及小渔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铁壳渔船彻底代替了木船,船上使用了机械化设备让渔民捕鱼不那么辛苦了,由原来的连续好几天在海上捕鱼难以回家,变成了早出晚归。”董波法说,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经济收入也慢慢提高了。

到了2000年,一直以捕鱼为生的董波法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他瞅准时机,把家里的船卖掉,和妻子一起做起了海鲜买卖。“那时,我们尧头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鱼港,很多鱼贩都慕名前来,低价买入新鲜的鱼虾,再去城里海鲜市场高价卖出。我和妻子也改了行,做起了小买卖。”昔日的荒滩从这时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除了城里海鲜市场,村里的海鲜餐馆也会用我们的货。”2009年开始,随着董家口港区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了这里,很多渔民改了行,或做海产养殖、海产品加工,或开海鲜餐馆,一个一个都成了创业者。

如今家门口就业,渔港变大港

“看看今天的董家口港,再想想改革开放前的尧头村,那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今昔对比,董波法笑开了怀,过去的小渔港,现在已经成了董家口港的一部分。

昔日打渔的海域,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超级巨轮进出港区的航道;海鸟翱翔的天空,巨型装卸设备高耸林立,井然有序抓吊着货箱……一座港口浓缩世界,董家口港正以世界大港的面貌,与世界经济脉搏一同跳动。

如今,昔日荒滩的渔民们都住进了安置房新居,环顾四周,现代化高层住宅楼鳞次栉比。“拆迁前,在海边的老房子里,在家穿着棉袄过冬,一个月也出不了几次门。现在家里有了暖气,冬天别提有多舒坦了。”董波法说,船上人家现如今真正住踏实了。

更让董波法感到满足的是,随着董家口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给泊里镇带来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自己的孩子也在港区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舒心。

从40年前家住荒滩到现在比邻世界级大港,董波法想起都觉得不可思议,“就像做了一个梦”。董梅雪

记者手记>>

荒滩变巨港 当惊世界殊

漫步在金色阳光下的董家口港区,记者感受到的是“当惊世界殊”的巨变。

昔日的荒滩不见了,矮墙、漏屋也已难寻踪迹;当年承载着和见证了渔民们辛勤劳作的小渔港,如今已成为可以停靠世界巨轮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

小渔村的渔民们,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子,住进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新社区,从家家户户中传来的笑声也能真切反映出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40年,沧海桑田,时代巨变,董家口港完成了由荒滩到大港的完美蜕变。(董梅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