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苏州工业园区——

改革开放“试验田”跑出发展加速度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拉开建设序幕24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成为改革开放活力最强、发展质量效益最高的区域之一。如今,顺应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园区面向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创新等目标,加速前进。

从洼田密布到产业新城

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24年来,从洼田密布、阡陌纵横到现代化产业新城,苏州工业园区构建起特色产业体系和创新生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正在迈向中高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特色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年均增速30%左右。

今年5月,商务部公布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在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综合排名第一位,科技创新、对外贸易等关键指标也居于榜首。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从1738.22亿元增长到2388亿元,人均GDP从3.3万美元增加到超过3.9万美元。到2017年底,92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园区共投资了156个项目,累计吸引外资项目40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内资企业也发展强劲,增长到了5000多家。

汇聚全球高端资源

2015年9月,国务院批准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并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效益,坚持“亩产论英雄”;积极推进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累计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50项……一系列探索和举措在这里落地。

苏州工业园区还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这里已引进“国字号”科研院所十余家,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等合作创新平台20多家,微软、华为等研发机构近500家,集聚科技创新型企业4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形成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四个90%在企业”的良好局面。

“园区经验”启发中国

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有两张规划图:一张是1994年编制园区总体规划时设计师手绘的金鸡湖远景图,一张是2014年的实景图,两者相似度竟高达90%以上。

从首创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到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等,众多“第一”在这里诞生。

在园区众多干部看来,亲商服务实现了“企业追求与政府支持的同频共振”。园区招商局信息资源处副处长陈柳颖说,这里打造了专业化、精细化招商亲商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围绕投融资、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等事项打通了政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据新华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