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张家楼:人文从历史深处走来

张家楼,新区一个特点鲜明、魅力十足的小镇。有青山绿水,有珍馐美味,有人文历史;可以吃、可以看、可以玩,也可以怀古觅今。来到这里,你就会知道所言不谬。

张家楼,张家的楼,地名必定与张姓有关。张家楼名称来历的传说有多个版本,甚至还传说与中国历史名医张仲景有关,但那只是传说,不过,张家楼镇确实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出现过一个西海岸新区的历史望族——松山张氏。

坐落铁橛山南侧的松山村是张家楼镇的一个村庄,松山村是松山张氏故里,张氏家族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先后出过进士五人,举人五人,贡生十六人。

张谦宜 (1649—1731)字稚松,号山农、山民。他少年时代便以诗才闻名,中年潜心于程朱理学,成为大家。张谦宜的高祖张铭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户部主事;曾祖张汝元、祖父张榴徵、父亲张懋煌等均有史书记载。此外,他与“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是表兄弟。据史料记载,张谦宜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中进士,先后任礼部主事、南书房行走,曾经为八皇子允 授课,兼武英殿纂修,亦曾为皇十四子胤 幕府,年老之际辞官回故里以著述享度晚年。

张谦宜知识渊博,著作广及诗文、评论、经史、地理、方志、谱牒各个方面,且造诣很深,被称为“硕学耆儒”。编写刻印的著作有几十种,数百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砚斋诗抄》收入《四库全书》,纪晓岚予以很高的评价,《山东盐法志》、《胶镇志》、《四书广注》、《尚书说略》、《山农文集》等都有很高的史学、经学和文学价值。

清代雍正九年 (1731年),张谦宜病逝于家乡,享年八十二岁,谥号:山东学究。张谦宜死后葬在铁橛山南麓的大崮村,是生前自选的墓地。

在当地,有关张谦宜的传说很多,说他在京期间曾经受康熙皇帝的指派,担任过皇四子胤 (雍正皇帝)和皇十四子胤 的老师,此间他严格施教,曾罚胤 跪砖顶瓦,惹得康熙皇帝不高兴。这可能只是传说,不是历史真实,但松山张氏和张谦宜是历史真实,是新区的骄傲,更是张家楼镇的骄傲。

因为,他让张家楼的人文从历史深处走来。栾建东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