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返乡创业 西海岸送上“大礼包”

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凤回巢”,返乡创业,同时破解返乡创业人员创业“瓶颈”,新区推出多项政策措施,提出2018年至2020年,计划政策性扶持创业7200人,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开展城乡各类技能培训532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工作目标。

拓宽融资渠道 解决资金难题

“人到中年,在外漂泊身体累心也累,多亏有了政府的帮助,我才能返乡创业成功。”近日,正在接受新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回访的返乡创业农民工殷先生高兴地说。

殷先生先后当过酒店后厨杂工、摆过地摊,一直以来都想回到家乡创业,但苦于没技术、没资金,新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鼓励他报名参加了社区的“烹饪技术培训班”,并帮助他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家餐饮店老板了,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还为多名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近年来,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新区从多方面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帮扶力度。不断编制和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专项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创业培训下乡活动;对经认定的区级、街道(镇)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按入驻企业户数、吸纳就业人数、孵化成功率、提供办公面积等因素,由区、街道(镇)给予奖补;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在本区区域内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的,可申请最高4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健全贷款发放考核办法和财政贴息资金规范管理约束机制,提高代偿效率,完善担保基金呆坏账核销办法。

落实扶持政策 支持各类创业

今年年初,李远凡回到家乡王台镇,在澳洲留学五年的他决定回乡发展。“这几年家乡紧跟潮流,变化太大,很自豪,后来我了解到政府有一系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就更不想在外‘漂’了,决定回来就业创业。”李远凡想先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了解市场和目前的就业形势后,再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他乡深耕,不如见证自己的城市。像李远凡一样的回乡创业人员还有很多。“近年来,新区就业创业配套服务和企业用工待遇不断提升,优厚的扶持政策,可支持各类人员创业,使我区在外省工作的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意愿强烈。”新区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王大鲲告诉记者,还有许多人看好新区的发展,以返乡探亲为契机,进入人才市场寻找就业创业机会。”

据悉,新区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城乡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给予1万元的创业补贴,2年内纳入创业就业管理;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的创业者,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万元的小微企业创业补贴;创业者招用人员符合条件的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者采取灵活就业方式的可以申领3至5年每年每人3600元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者如果创办的是家庭服务业类型的机构,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领3至5年每年每人10000元以上的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和最长3年的每人每年1000元稳定就业岗位奖励。

培训量身定做 开拓创业新路

“我们调查研究发现,在返乡就业人群中,农民工是主流人群,工作以非农就业为主,农业领域也还是重要的就业渠道。”新区人社局培训中心主任王植彬告诉记者,返乡农民工自身技能素质较低,同时大部分都不具备创业所需的人力资本,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进行“量身定做”式的培训。

记者了解到,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市场需求、返乡农民工的资源特征等开展培训,重点培养其创业机会识别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经营能力;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由商业、金融等方面的专家及创业成功典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实际指导。

下一步,新区人社局还将充分发挥在创业孵化的扶持引领作用,使有就业愿望的创业者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一条龙”、“一站式”服务,通过创业扶持政策落实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张 静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