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在新区成立

新区再添智能技术高端人才培养摇篮

6月26日,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成立仪式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举行。该研究院是国内首个由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共同指导,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技术应用研究和博士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成立仪式上,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与包括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在内的7所中外知名高校,今天国际物流、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1家知名企业签署了科研与博士培养合作框架协议。该研究院将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模式,以新区为基地,面向中德两国,充分发挥德方科研机构在科技、人才、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力,为新区乃至青岛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及智能服务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和前沿技术研究创造新动能。

三位德国院士组成顶尖团队

据悉,该研究院由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教授库恩,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房殿军担任德方和中方院长。同时,聘请了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不莱梅大学教授赫尔茨克,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人机互动研究所所长罗斯曼,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张汝京,不莱梅生产与物流研究院院长、不来梅大学教授透波恩4位专家为特聘科学家。德国锡根大学教授史达赫等12位中外知名高等院校教授、学者被聘为特聘研究员。

以三位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组成的顶尖创新团队,将充分发挥特聘科学家、研究员专业优势及影响力,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构建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培养与先进工业技术研究生态圈。通过与海尔、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博世(中国)、京东物流、菲尼克斯(中国)、澳柯玛等中外优秀企业合作,打造集教研合作、院企合作、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战略合作新平台。

首创三位一体创新研发模式

记者了解到,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首创推行基础研究(以技术方案为主)、系统研究(以软件系统为主体)和应用研究(以虚实融合技术为载体)三位一体的创新研发模式,开展面向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促进中德智能领域产学研结合,培养承担中德两国智能制造使命的高端人才。

同时,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德国优秀博士生资源和中国博士生导师资源相对接的优势,推行人才培养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博士生培养方向重点为智能产品设计、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技术,后期增设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培养方向,由德国相关高校授予博士学位,预计未来5年中德两国将联合培养约50位博士生。

中德智能技术高峰论坛召开

研究院成立仪式后,首届中德智能技术高峰论坛随即召开。10位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代表分别围绕“德国应用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成功案例分析”、“工业4.0与数字双胞胎”、“海尔COSMOPlat平台技术与实践”等内容作主题演讲。

近年来,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坚持发展智能制造关键项目和关键技术,集聚了一批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应用的设计研发类企业,家电、集成电路等智能制造类项目。目前,园区已落户包含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海尔磁悬浮智能互联工厂、芯恩(青岛)集成电路等在内的高端研发、制造、教育培训机构10余家,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从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工厂建设及改造、模式及标准输出一体化产业链,为国家输出家电行业智造标准。未来,还将为汽车、石化等产业智能化改造提供解决方案。(刘腾 董古月)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