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用热爱与专注“精酿”人生

琅琊台集团一线酿酒师酒杯中书写不凡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琅琊台酒作为峰会指定用酒出现在招待友客的餐桌上,登上国际舞台。琅琊台酒闻名中外的背后,少不了坚守一线的酿酒师的奉献。丁炳伟,琅琊台集团一位不善言辞却执着忠诚的酿酒师,用热爱与专注,在酒杯中书写着自己的不平凡。

从基层员工到行业专家

早上八点,琅琊台酒厂酿酒车间里机器轰鸣,丁炳伟换好工装走入车间,拌料、蒸馏、装锅……每天,他都会这样在酿酒车间忙碌。1988年,刚满20岁的丁炳伟成为了琅琊台集团的一员。带着梦想和希望,丁炳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酿酒车间工人。回忆起最初进入酒厂的场景,丁炳伟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挺不适应的,因为我不懂酒,也不喝酒。”一个偶然的机会,丁炳伟喝到了新酿出来的白酒,独特的酒香立刻让他对酿酒产生了浓厚兴趣。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最初丁炳伟只是做清洗窖池、搬木桶等基础的体力活。为了以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每天下班后他都要阅读大量关于酿酒知识的书籍。“之前不了解这一行,接触后才知道酿酒是很辛苦的,刚入行的新人必须加倍努力,才会做得更好。”丁炳伟说。

终于,凭着对酿酒工作的热爱与专注,从一开始的窖池管理员、装锅工,到后来的副班长、班长,丁炳伟逐渐成为了酿酒车间的行业专家,对酿酒这一行业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现在,抓一把粮食原料,尝一下,丁炳伟就能对酒的品质有一个判断。

装满“酒谱”的大脑

从一粒米变成一滴醇香的美酒,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淀粉变成糖、糖变成酒的微生物化学转换过程,更需要酿酒工匠的付出与雕琢。

闲暇时,丁炳伟的脑子都在琢磨怎样让酒更香。在酿酒过程中,他发现如果在拌料前先把粮食清蒸十分钟,可以有效地剔除原料中的杂味,让酿出的酒口感更纯,为出酒的质量提供有效保证。除此之外,他还发现在蒸馏前装锅的过程中,将楂糟装锅后再加入五公分左右的双轮底糟,可以使酿出的白酒香味大大提高。

功到自然成。由于酿酒工艺突出,丁炳伟的独创工艺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30年的日日夜夜,丁炳伟的脚印稳稳当当地踩遍了酿酒车间的每个角落。他也历经了公司变大变强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一代代创业者的奋斗与成功。

“如果说还有什么心愿的话,那就是酿一辈子酒,为公司生产更多、更好的酒,让琅琊台酒享誉全球。”丁炳伟坚定地说。

文/图 董梅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