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王本宏:让百年茂腔根植沃土

“山东第二届茂腔艺术节”将于6月23日在新区开幕,至7月14日闭幕。期间每周末在位于城市阳台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等处都会有茂腔演出,为新区市民奉献一场场精彩的传统文化盛宴。

为大家张罗文化盛宴的人是新区戏剧家协会主席王本宏。他从事茂腔演艺36年,经历过茂腔万人空巷的辉煌,也经历过人气惨淡的低谷。怎么让茂腔这个在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长盛不衰,几乎是他每天思考的问题。

茂腔一唱“耽误”妇女干农活

1982年,从部队退伍回来的王本宏考入原胶南县茂腔剧团,师从茂腔名家王淑娴,工小生。当时正是茂腔发展最为鼎盛的阶段,茂腔队有50多人。“集贸市场、各种庆典这种演出比较多,我一个月有20多天在外面演出。”王本宏说。有个事让他印象深刻。那是1983年夏,正是麦收季节。剧团到胶县铺集镇演出《张郎休妻》。那个剧场非常简陋,没有座椅,观众只能自带马扎,或者蹲着站着。尽管如此,每次演出台下观众都是满满当当的。他们连演了很多天,这下把一个妇女给“得罪”了。她跟剧团领导说:“你们快走吧,你在这里唱俺不能不听,可是耽误俺割麦子了。”这位妇女的话也从侧面印证了关于茂腔的一个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

观众的热情让王本宏格外感动,尽管演出很累,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可他觉得这是种幸福,干得非常有劲头,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文化冲击茂腔剧团被迫解散

可好景不长,茂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很快走了下坡路。从1988年开始,王本宏每月的演出越来越少,即便演出,台下的观众也是少得可怜。剧团领导用尽办法想改变这一现状,可他们的努力最终于事无补。

“电视、录像、卡拉OK,那时人们的眼球被吸引到这些新生事物上了。”剧团经营惨淡,演员的工资经常发不下去。这时,剧团员工很多人下海改行,有的则被分流到其他单位。到1992年底,茂腔剧团彻底解散,王本宏也被分流到原胶南市劳动局下属的一家企业,当了一名销售员。尽管工资待遇比剧团要好很多,可他干得并不顺心,感到非常失落。

王本宏在工作之余,还在关注着原胶南茂腔的发展,可每每总是失望。一次,他去好友家中玩,这位好友正用录音机放着茂腔《西京》,把他听得热泪盈眶。他跟好友说,如果恢复茂腔剧团,他还要回去。可这似乎是个无尽的期待。

凤凰涅创新让古老茂腔重生

1996年9月9日,对王本宏来说是个崭新的日子,这天是他重返原胶南茂腔剧团的日子。当时剧团已改名为:胶南市艺术团,艺术团长是他的老师王淑娴。在王淑娴的带领下,茂腔事业慢慢起色。2005年,王本宏当选原胶南市舞蹈戏曲家协会主席。从那时起,重担在肩的王本宏考虑最多是的如何让茂腔传承下去。

“我最后悔的是80年代末,茂腔没能抵御住多元文化的冲击。茂腔这一传统戏要发展,贵在创新,不断创作新作品。”也正是这种发展理念,使茂腔焕发了新的生命。《支书张玉刚》《泪与歌》 《老药罐》等具有鲜活时代特色的现代戏被搬上舞台,观众好评如潮。

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很多茂腔剧团发展的瓶颈。以新区为例,算得上“角儿”的茂腔演员在15人左右,且多数年龄偏大。许多演员转行来到茂腔艺术传承中心,缺乏专业基础,只能靠老演员传帮带,教学都在浅显的经验传授层面。为解决后继乏人的现状,2013年8月,新区文广新局委托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培养茂腔艺术人才,经过层层选拔,30名学员顺利通过招考,开始了为期4年的专业学习。

“茂腔的提高和升华在专业,传承在民间。”王本宏仿佛找到了茂腔发展的灵丹妙药。近年来,他引领着民间团队走进社区、走进百姓大舞台,让茂腔回归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也仿佛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他的梦。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茂腔,付出得到了肯定,王本宏打心底里感到高兴。2015年年初,王本宏被列入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被评为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志愿者和新区最美非遗传承人。

现在,王本宏还忙着另一件事,那就是筹建新区茂腔博物馆,“把茂腔发展传承过程中留下的剧本、音频、视频资料以及服装道具,用实物展览的形式展示给市民。”文/王胜军 图/李遵义

茂腔简介:

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等名称,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茂腔共有140多个剧目,较完整的有108个,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特别是《东京》 《西京》《南京》 《北京》 《罗衫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