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让红色基因在新区扎根发芽

滨海中心小学着力打造红色教育样板

“1940年冬天,咱们铁山埠岭头村突然被日伪军包围,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当时村里的中共地下交通员‘杨大娘’杨清秋家藏有很多党的机密文件,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杨清秋急中生智,把文件放在尿桶底部夹层里,让大儿子谎称小麦追肥,借机挑到村外西北岭掩藏。日伪军搜查时一无所获,恼羞成怒将杨清秋抓到设在王戈庄的据点,对她严刑拷打,可她咬牙不说一句话,最后敌人无奈把她放了回来。杨清秋受尽了敌人折磨,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日前,新区滨海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又一次来到杨家山里抗日战争纪念馆,聆听抗日故事,寻访英雄足迹,让红色文化滋养心灵。

这是该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的镜头之一。

2011年8月,滨海中心小学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黄岛革命英烈红军小学”,是青岛市唯一一所全国红军小学,也是新区关工委树立的红色教育的样板。承前启后,红色基因在新区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

描绘红色画卷 浸润学习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为此,该校打造以传承红军精神为主题的学校环境文化,巧心匠思描绘了一幅立体生动的红色画卷。

走进学校,记者看到,学校大门设计成红军旗帜的样式,上题“中国工农红军山东青岛黄岛革命英烈红军小学”,走进门的师生们,脸上都挂着红军小学的幸福和自豪。“校院内建设了红色文化宣传阵地:操场墙,将运动项目标识与红军精神紧密融合在一起,以红军精神鼓励学生刻苦锻炼;红色教育活动室和少先队队室,展示师生参加活动的资料及图片。”校长张明叁介绍说,此外,还有介绍红军发展历程的知红明史长廊;介绍歌颂红军的歌曲、文章、诗篇的颂红致远长廊等“七长廊”,让师生进一步体会红军精神。

记者看到,学校教室内外、餐厅、水池边等,也都设计了相关的红色教育内容。校园每个角落都巧妙蕴含了红色教育元素。师生成长、生活于其间,处处受到崇高理想信念的引领和红军精神的鼓舞。

开发红色课程 内化红色文化

“几年来,老师们用自己的智慧,使红色教育褪去了传统意义上‘冰冷’‘枯燥’的面纱,以一种鲜活、生动的姿态与孩子们的成长相伴相随。”张明叁说,学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打造了红色德育品牌,使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历尽艰险的吃苦精神、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的红军精神成为学生道德品质辞典中的关键词。

“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巧妙渗透红色教育。比如,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读背红色诗文,开展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会、红色诗文征文比赛等;音乐老师教学生唱红歌、跳红舞,组织红歌、舞蹈比赛;美术老师组织学生创作反映红色历史的美术作品,开展红色文化采风及作品展览……如此,使红色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达成了细水长流的长效教育效果。”张明叁说。

丰富多彩的“以红养正”课程,使学生的思想在体验中成长,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丰富红色教育 升华红色素养

“为赋予红军精神更鲜活的时代气息、更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还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将红军精神切实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张明叁介绍说。

结合学校大阅读活动,让学生阅读课内外的经典国学、红色教育等读物;开展书写活动,通过各种征文活动和手抄报展评,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全校举办古诗大擂台,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读、唱、跳、演,弘扬国学文化和红色文化;每天下午进行课前10分钟演讲,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举行课本剧、古诗词表演等活动,学生全员参与。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红星之歌”二胡表演队,百人齐奏《红星歌》 《映山红》等乐曲,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红色教育。

李 亮 冯煜桢 王 英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