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河村的致富经

距离铁山街道15公里的小乡村旁,新河河道干净笔直,在村旁静静流淌,见证着这个小村庄的历史变迁。近日,记者来到村子南边的小广场上,看到三五孩童荡着秋千,一旁的老人眼角带笑谈着天。阳光洒下来,静谧且美好,让记者无法想象这里从前的模样。

三天清空800棵老树

据村民们介绍,过去的新河可不是这副景象,没有干净整洁的河堤,河道也不似今日笔直,而是弯弯曲曲拐进村子里。走在广场旁宽阔的水泥路上,新河村支书刘运波回忆道,“河的改变都是为了这条路,原先这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旁边紧挨着深沟,出行不便不说,一到下雨天还有安全隐患。”

“要想富先修路”,在刘运波眼中,村里的道路整治最是迫在眉睫。“到镇上申请了扶贫资金,砍了800棵老杨树,征用了4亩多菜园,改河道填深沟,才建起广场修成了路。”

“800棵树、4亩多菜园涉及村里170户人家,如此的大工程,有一户人家不支持便无法顺利推进。”让刘运波意想不到的是,无论老杨树还是菜园,村民都表示全部无偿奉献。“修路建广场是为老百姓办好事,这种利村利民的大工程,我们一分赔偿也不能要!”65岁的村民刘茂芳说道。

有了全村人的支持,800棵树三天内便被清空。三个月后,刘运波还村民以崭新的广场和宽阔的道路。

20万扶贫资金先建厂

新河村这个青岛市经济薄弱村常年负债,村委会连日常办公开支都无法保障,村干部工资常年挂账,办公室、自来水等各项费用都由村干部个人垫付。“村两委办公室的窗户全是破的,连起码的遮风避雨都做不到,冬天大家冻得跺着脚办公。”刘运波说。

面对恶劣的办公环境,刚刚申请到20万扶贫资金的刘运波陷入了犹豫,要翻修办公室吗?“办公室确实需要翻修,但扶贫资金必须用到刀刃上。”就这样,村里的废弃学校变成了厂房,招了商引了资,有了红红火火的包装产业。“除了每年收租2.7万元,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在厂里打工,保底收入2000元。”刘运波介绍,今年项目方计划扩大再生产。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给钱给物的救济式扶贫,更是一场‘授之以渔’的开发式产业扶贫,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变‘输血’为‘造血’,让农户、企业、市场每个细胞得以激活,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新区扶贫办副主任张辉一语中的,也印证了新河村致富路的合理性。

致富新路满载希望

在村里的名阳包装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正在流水线上作业的刘学娟,她的家庭曾因为丈夫患病申请了低保,生活难以为继。“村里照顾我们,把俺们夫妻俩都安排进包装厂,就在家门口上班,俺家一个月至少能收入5000元!”现已撤保的刘学娟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新河村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一贯视农为本,很多人甘愿守着土地受穷,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可喜的是,村干部们热火朝天地修路建厂,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小村庄。“现在,村里建档立卡的4个贫困户都已顺利脱贫,好日子要大家一起过!”包装厂里机器轰鸣,刘运波欣慰地说道。

购买优质资产、引进光伏项目、土地发包流转……所有的致富途径,新河村都在尝试。“宋家店子社区中心建成后,村南河南社区的办公所在地会搬迁,到时会腾出24亩建设用地;还有村前的140亩地这个月也到期了,可以再流转发包。”刘运波向记者细细数着接下来要走的路子。

和刘运波走在干净淳朴的村巷里,一位村民迎面走来打招呼道:“书记,咱村里又有啥大项目哩!”他眼里有光,像极了这个村子满载的致富希望。

王 雪 魏宗芹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