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国内最完整海工产业链形成

新区船舶海工产业19家规上工业企业2017年实现产值超150亿元

聚焦新区海西湾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海工企业在此集聚,这个被业界称作船厂选址黄金纬度的地方,如今已是世界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基地。

借势海西湾,新区船舶海工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新区船舶海工产业有19家规上工业企业,在新区规上产业体系中的比重日趋突出,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从新区统计局获悉,2017年,克服国际航运市场及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影响,积极推动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1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50.1亿元,以占青岛市26%的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市船舶海工产业43.6%的工业产值。

不仅产值贡献巨大,新区船舶海工产业的蓬勃发展还体现在其承建多个世界一流或全国第一的项目。2017年6月,大型半潜式、智能化深海“渔场”养鱼装备在青岛武船重工启运前往挪威,它集挪威先进养殖技术、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工设计于一身,是世界首例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2017年8月,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承建的亚马尔LNG项目核心工艺模块成功交付,这是整个亚马尔LNG项目中最大、最重的核心工艺模块,也是国内首次承接LNG核心模块;同年8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柴油机有限公司在新区揭牌,整合青岛、大连、宜昌三地的产业资源,为国内散货、油轮、集装箱船等几乎所有船型“造心”,预计2018年将为新区带来20亿元的新增产值拉动;还有目前全球最大散货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ORE-TIANJIN”号、国内起重量最大的风电施工平台,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火炬黄岛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三个“国字号”基地,如今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已形成国内船舶海工行业最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百余家船舶制造与海工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为龙头,从大型船舶主机曲轴到大型低速船用柴油发动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港口及船用机械等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大型产业集群。

“在航运市场低迷、船舶海工产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新区将继续以研发、制造“大国重器”为己任,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提高产品层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船舶海工产业更进一步发展。”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 雪 张丽雅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