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细微至心

作家郑渊洁去了一趟日本,在他的博客里记录了一些在日本的见闻。其中讲到了一个赠书的细节。

一个孩子,她的妈妈是中国人,特意送了郑渊洁小食品。出于礼貌作家想赠给这个孩子一本自己的书,但被校长制止了。校长走上前,与其耳语:不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只送给一个学生礼物,要送的话,能否送给全班同学?作家同意了。

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送给孩子本书吗?可是,这位校长却关照到了孩子的心,每个孩子的心。

读过《窗边的小豆豆》,书里有这样两个故事:小豆豆把自己阿姨裙子上的蝴蝶结拆下来,做成头花,戴去了学校。校长的女儿非常喜欢,校长找遍了所有店铺也没有寻到,无法购买,于是就找来小豆豆问询。得知是自制的头花,校长向小豆豆提出一个请求,请求她能不能不要再戴这个头花来学校,要戴的话,能否只在家里戴。

另有一个残疾孩子的故事。班里有个有残疾的孩子,老师讲课时无意提及到了人长尾巴的事,并提问了这个孩子,当时孩子们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而校长却严肃批评了这位老师,说不应该特别让有残疾的这个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

这都是些极小极小的事,可在孩子心里,这也许是极大极大的事。教育不应忽视这些。人的心是需要呵护的,有了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人格。否则成才的意义会贬值。

教育机制有国别,教育理念无国别,好的东西要学习。

事无大小,只要发生在身边,只要发生在孩子眼前,他都有可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自尊,自爱,平等,尊严,很空洞的东西,会穿上一些小事的外衣,走在生活中、学校里,具体得让人铭记,从而影响一生。

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细微至心。 陈 馨(开发区作家协会)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